阅读丰子恺:秋千慵困解罗衣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随笔 |
《秋千慵困解罗衣》,最早发表于1963年10月3日的香港《新晚报》。这是丰子恺先生“漫画古诗文”系列作品之一,画中诗句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词《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漫画截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瞬间,诗所表达的是闺中女子的精神状态。我有点好奇,先生的创作,是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想起了某句诗呢,还是因为在读诗过程中想到或看到了某个正在发生的场景?似乎这两者都可以说得通,依据诗意来作画,或者根据画作来觅诗,不知先生喜欢哪一种方式?
读欧阳修的这首词,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实和这幅作品有很大不同,词里的主人公应该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当她“秋千慵困解罗衣”时,看到“画堂双燕归”,似乎有些闹情绪了。想起苏轼的一首“蝶恋花”,其中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感觉这一段文字的意境,倒是很贴近“秋千慵困解罗衣”的。
春日的院子里,一个小女孩正要站到秋千架的踏板上去,年轻的母亲站在旁边,正在宽解衣襟,似乎她刚刚从秋千架上下来,大约已经到了晚春时节,天气有些热,一双燕子在天空里掠过,院墙外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圆圆的门洞开着,这样的岁月静好,先生要表达的意思,似乎是母亲陪伴着孩子在春天成长,虽然辛苦,但却洋溢着别样的幸福,我们可以从她脸上的表情里感受到。
诗人海子有一首《村庄》,这样写道——
村庄里住着
母亲和儿子
儿子静静地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这幅作品中的母亲,虽然因为天热有些“慵困”,但是她的目光,正是这样一种表情——母亲静静地注视。在母亲的注视中,孩子静静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