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丰子恺:丰子恺先生在“缘缘堂”

(2023-07-03 20:19:03)
标签:

教育

文化

情感

分类: 随笔

阅读丰子恺:丰子恺先生在“缘缘堂”

“家”,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分量和意义。丰子恺先生的这幅“昔日欢宴处,树高已三丈”,是他在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在面对故乡石门“缘缘堂”废墟时的心境——“如今只剩下蔓草荒烟,只能招待我们站立片时而已。”(《胜利还乡记》,1947

先生一向喜欢替自己的居室取名,如1922—1924年在春晖白马湖畔的“小杨柳屋”,抗战时期漂泊西南天地间,在遵义南潭巷里有“星汉楼”,在重庆郊外住“沙坪小屋”,抗战胜利后在杭州静江路(现北山路)85号的“湖畔小屋”,1949年后在上海陕西南路长乐村的“日月楼”。这些命名,承载了他在“人境”的生存处境和生命意境,也绽放着他徇烂的艺术人生。在所有这些居室名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缘缘堂”,于先生最亲密关联的,应该也是“缘缘堂”。

“缘缘堂”之名,也是丰子恺与弘一法师的因缘所结。19271021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在丰子恺30虚岁生日这一天,他正式成为一名佛家弟子,皈依仪式是由弘一法师主持的,地点就在上海江湾镇立达校舍永义里的丰宅,法师为丰子恺取法名为“婴行”。丰子恺又请求法师为自己的寓所取名,弘一师让他在小方纸上写了几个自己喜欢而又可以互相搭配的字,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摩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于是就将寓所取名为“缘缘堂”,法师写了一幅横额,装裱后挂在永义里的寓所中。这便是缘缘堂名称的由来。但当时丰子恺在永丰里的居所十分简陋,并无“堂”之实。…1933年春天,丰子恺在故乡石门镇建成了一座像样的宅院,由此给“缘缘堂”赋以真正的形。(《我的父亲丰子恺》,丰一吟 著,团结出版社,20071月第1版,P87)丰子恺在“缘缘堂”生活期间是创作的丰收期,他利用堂内的各种藏书,在乡间安谧宁静的氛围中勤奋著述,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艺论著;绘出了众多的漫画,仅在这期间出版的漫画集、随笔集、文艺论集就有二十余部。(《新月如水--丰子恺师友交往录》,陈星 著,中华书局,P47)更难得的是,“在这5年里,丰子恺不担任任何教职,只是赋闲在家,写文作画则从不停息,他不必再东搬西迁,可以与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我的父亲丰子恺》,丰一吟 著,团结出版社,P101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桐乡石门湾也不能幸免,“石门湾是游击区,房屋十之八九变成焦土,住民大半流离死亡。”“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下旬,寇以迂回战突犯我故乡石门湾,我不及预防,仓卒辞缘缘堂,率亲族老幼十余人,带铺盖两担逃出火线,迤逦西行,经杭州、桐庐、兰溪、衢州、常山、上饶、南昌、新喻、萍乡、湘潭、长沙、汉口、以至于桂林。”(《缘缘堂随笔》,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5月第一版,P223)闻知“缘缘堂”毁于战火的消息,先生先后写了《还我缘缘堂》(1938)《告缘缘堂在天之灵》(1938)《辞缘缘堂》(1939)三篇文章,以慰故园之思。

19475月间,丰子恺专程回了一趟石门湾,在昔年的“缘缘堂”废墟前伫立良久,“只有一排排墙角石,肯指示我缘缘堂所在之处,我由墙角石按距离推测,在荒草地上约略认定了我的书斋的地址,一株野生树木,立在我的书桌的地方。”“这一晚,我们到一个同族人家投宿,他们买了无量的酒来慰劳我,我痛饮数十钟,酣然入睡,梦也不做一个。次日就离开这销魂的地方,到杭州去觅我的新巢了。”(《胜利还乡记》,载《缘缘堂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5月第一版,P305

“缘缘堂”后来没有在先生手中重建,似乎在冥冥之中,也是聚了散了而已,正如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凉如水”的漫画意境。我们到这世间来一趟,住在哪里?经历了什么?遇见哪些人?用佛家的说法,都是一个“缘”字,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物(一切有为法)非凭空而有,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聚合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了。

丰子恺先生在《家》(1936.10.28)一文中,先是比较了“在南京的朋友家”,暂时居住的“我的旅馆”,“我在杭州的别寓”和“故乡的缘缘堂”,最后有这样一段话:“四大的暂时结合而形成了我这身体,无始以来种种因缘相凑合而使我诞生的地方。偶然的呢?还是非偶然的?若是偶然的,谁是造物主呢?我须循着了他,向他那里去找求我的真的本宅,真的归宿之处,真的家。这样一想,我现在负着四大暂时结合的躯壳,而在无始以来种种因缘凑合而成的地方暂住,我是无‘家’可归的。既然无‘家’可归,就不妨到处为‘家’。”(《缘缘堂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5月第一版,P184)正如苏东坡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3.06.05,阅读丰子恺先生漫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