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随笔:在对话中“明亮”起来

(2022-06-06 22:25:05)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读书

教育随笔:在对话中“明亮”起来

阅读徐老师《明亮的对话》,很有收获,深有感悟。

    我喜欢这个书名——“明亮的对话”,这是“明亮”的“对话”,这也是使世界变得“明亮”起来的“对话”,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美妙的、意味深长的隐喻。

    如果将之引申到教育的意义上,就是经由“对话”,才能(可以)“让教育变得明亮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明亮起来”“让课堂中的生命明亮起来”。教育的世界,一定是面向成长中的生命的世界,而生命成长的重要的向度,就是金子美玲所歌唱的“向着明亮那方”,大地上的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向光性、趋光性,人是追求光明的“存在者”,教育的本质是祛魅,是去蔽,是启蒙,是引领每一个从黑暗中降临的生命“向着明亮那方”飞行,去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所谓“明亮的对话”,或者说教育的意义,其本质正在于此。

    首先,明亮的对话”,一定是在一个明亮的、宽敞的、开放的空间展开的,这个空间就是“公共空间——可以是在广场上、在大会堂、在议事厅,也可以是在教室里,在校园的每一个充满生机和阳光的角落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围绕一个共同关心的“公共议题”,教育教学中的大多数活动是面向生活世界的“议题”所展开的“明亮的对话”,彼此坦诚布公畅所欲言,各言其是和而不同,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当年孔子和自己的弟子在沂水边展开的那场对话,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场“明亮的对话”。

     其次,“明亮的对话,一定源自于对话者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们真诚面对相互信任,彼此敞开胸怀可以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人来到这个世界,其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不是吃饭,而是说话。说话总是伴随着倾听,说话总是面向世界面对他人,说话开启着人与人之间内心的交流、交汇和相互激荡,“明亮的对话”,是基于平等的主体间性的对话,是“我”与”的心心相印,是我们“共在”一个生活世界而展开的亲密交往与互动,因为没有“对话”,也没有“我”与“你”的“世界”。

     最后,“明亮的对话,一定是不断“去蔽”“祛魅”的对话,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也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姿态,甚至也有着“我们沉默着,一起看着花朵在绽放”的美妙;这是让自己沉睡的心灵和旭日一起“明亮起来的对话,也是自己狭小的世界正随着“春江花月夜”不断扩大充盈的对话;这是让月光透过窗棂照进自己幽暗世界的对话,也是柏拉图走出洞穴的对话,他看见了至高至上的“理念”,他要把这无边光照进每一个深处洞穴的蒙昧的心灵之中。

“明亮的对话”,是的,教育者的人生,应该时刻期待着准备一场明亮世界中的对话,展开一次目光明亮中的对话,迎接一个一个向着明亮世界生长着的生命的对话,那么——教育作为“对话”,就是唤醒、是惊醒、是觉醒;是启蒙,是启迪,是启示;是理性的回归,是精神是飞扬,是自我从“自在”走向“自由的解放。

  

2022.06.06,阅读有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