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跟销售同事分享“打开品牌那扇窗”的话题,重点是鼓励销售要积极向客户演绎公司和产品的价值。其实在很多平日的沟通中,都有发现团队中的演绎能力存在2个问题:一是:对产品不熟悉,对一些优惠政策不能很好地运用,甚至在沟通现场根本记不起,错过了很好的成交机会。二是:当你提及某产品卖点的时候,他总是很无奈地回答你:说过了,可客户不敢兴趣。
经过长时间的沟通,总结了三点沟通的小技巧:BVW
。尚未搜索有无前辈同行曾提出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B”型话术,多用重叠
任何推销都是以业绩为考核的,所以左边的主线不能变,大家看过《非诚勿扰》吧,那个墓地的推销人员可能会让很多人崩溃,但她的销售话术是可借鉴的,“孝子”的感念贯穿始终。最后不是让葛优成交了?呵呵,胜者为王。
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多用叠词,如:天天、年年等,或是一些持续性的词语,如:“自公司成立以来”“连续N年都将……”“这是我们一贯的宗旨”等,或是佐证性的,如:“就在昨天,某客户……”“很多人也如同您一样看,但……”
客户在认知到接受某产品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恐惧感,特别是将要成交那一个刻。所以利用重叠的沟通方式,让对方知道这是值得信任的。“至少我不会亏!”“就算上当,我也不是第一个”“如果有问题,我还可以。。”当你让客户产生这些念头的时候,他至少觉得有底线了,那么,信任感也会逐渐建立起来,对后面的收款工作会很有帮助。
二、“V”型话术,触底反弹
在大客户或高端产品的销售中,尤其是地面展示会的推销人员,经常会被一些“老油条”直接拒绝,甚至“近身”都做不到,这对一些新的员工无疑打击很到大。今天我就听一个销售碰到类似情况,她的脸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样。实际上有经验的销售,都知道这些很可能是优质的客户,这样的客户一但转变,就是你非常忠实的客户。问题是怎么转变?
首先,从小到大,所谓法不及众,在拒绝的诀窍里有一点,就是利用群体的名义进行拒绝。对产品不接受,那对公司认可嘛?对公司不认可,那对行业认可嘛?上升到行业的范畴,就很难拒绝了,如果客户还含糊,那就更大一点,国家、社会的高度总不至于还否认了吧?OK,触底了,认可了行业,那公司是行业中最好的选择,认可了公司,那产品是最适合你的。随着上升。
三、“W”型话术,多用重复
当你对某个客户所有的卖点都演绎过的时候,客户仍然不动心,怎么办?放弃嘛?肯定不是。这只能证明他没接受你,或是说你没触动他的心弦,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销售都会从其他方面去想办法,甚至不惜返佣降价,给足好处,怪招百出,目的就是要成交。其实众里寻他千百度,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样产品它的价值空间和利润是有限的,根本不需要超出界限,只要利用重复的力量,将原来的卖点和价值再演绎一次,不行,再来一次。
重复有三个好处:一是体现自信,二是表现诚意,三是加强力量。
如小孩子跟爸爸要钱:
爸爸,给我1块钱。
不给,要钱干什么!
爸爸,给我1块钱买糖嘛?
吃那么多糖不好,不给!
爸爸,我就要1块钱嘛,小明他们都在吃糖。
好好,拿去吧。
当客户拒绝的时候不代表没有机会,而是我们没有找到破绽,只有力量足够大,对方才有破绽出来,如何加强力量呢,重复是很好的方法,不断用不同的利益点去试探客户,要求成交。只有当客户接受某一点的时候,就会开始接受其他的价值点,总之,在我们非常自信进行演绎的同时,再加上两个字:坚持!滴水穿石,持之以恒,让拒绝成为我们的磨刀石,让我们销售之剑更加锋利!
祝福大家早日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