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风暴——底特律
(2013-08-03 09:22:41)
标签:
财经 |
从底特律7月18日申请破产到现今已经十多天了,这座被公认的“汽车之都”竟这样陨落了,两年前上高中地理时,老师还经常给我们讲底特律的辉煌过往,可惜辉煌已然成为过去。底特律破产是一个必然趋势,随着美国的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像底特律这样的制造业城市根本无力与科技类和金融类的城市竞争,因此这种城市破产是大势所趋。
只有汽车是不行的
底特律是靠汽车发家的,二十世纪上半期美国三大汽车的总部都位于底特律,这是一个万人瞩目的汽车之都,人口鼎盛时期可高达185万人,有40%的人从事于汽车行业,同时与汽车相关的钢铁、仪表、塑料等行业也是非常发达的,该城市的财政收入80%来源于汽车行业,看起来像一个摇钱树一样。但是这也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底特律单一的产业结构,除去汽车行业的主体外,这个城市没有衍生其他发展的方式。换而言之,一旦汽车行业发生困难,意味着相继会发生就业危机、财政收入危机、社会危机等。
随着日韩经济技术的发展,日韩汽车的生产成本大规模降低,产品战略灵活,竞争力较强,这给汽车之城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外加上2008年的金融风暴导致底特律大量人口流失,产业能力下降,通用、福特、克莱斯特大幅裁员,接近1/3的人徘徊在贫困线上,这种经济已经达到回天乏术的地步了。
皮鞋价的楼市究竟是谁的错?
伴随着汽车之都的破产,楼市也是一落千丈,有些较老的房子甚至几美元出售,地方债务崩盘。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在格林斯潘时代,美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借贷成本较低,导致各地方政府负债过重,这为如今的债务危机埋下了伏笔。美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房产税,房产税又与房价相关,由于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大幅下降,地方财政自然是会出现问题。
但这也是政治制度的产物,美国两党制的政治制度使得不同的政党在任期间不停地借钱、花钱,让下一届的执政党为他们买单。随着时间的叠加,地方政府破产,根据美国的相关法律,市政府的规模瞬间变小了,大城市也变成了小城市,公共设施也拍卖成私有资产,福利缩减,税收增加,这便是重新洗牌的过程。
中国的部分城市难逃底特律的命运
从年初各大媒体就不断地报道国内各地方政府的债务过重,债务危机随时可能一触即发,但在中国是不允许地方政府破产事件的发生。地方政府是靠卖地赚钱、卖地还债,土地一旦不值钱了,地方政府就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泥淖中。而现今,很多地方政府是无地可卖,不得不旧城改造、城镇一体化,除了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外,这种方法在本质上是走不远的。各地方政府面对债务危机时,多是大兴形象工程,外加以土地为平台融资,同时效仿美国加税减福利。加税减福利只是美国克服债务危机的一小部分,但美国克服债务危机的主体是将公共设施拍卖给有能力的人,即公有资产转换为私有资产,这个核心方法其实更应该借鉴。
这场汽车之都的破产风暴依旧严峻,下一个破产的城市又会是谁呢?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我们要尝试地去读懂世界,进而寻找我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