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规律,违背行业本质
(2013-07-14 11:09:12)
标签:
财经 |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不知常,妄作凶”,我一直把这句话归为不遵从“道”所致的后果,而“道”便是规律所在。尽管这个世界瞬间万变,但存在于万变之中定有不变的道理,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而行业中的规律其实就是怎样达到行业本质。前几天我对手机行业和家电行业写了一篇文章,从正面提到了一部分的行业本质,如手机行业,不管是三星还是LG走的都是势能拉动,高端定位,中低端销售,都有过辉煌的曾经。但在品牌探索之路,他们无可避免地曾与行业本质背道而驰。
垂直整合,造益了谁呢?
垂直整合是企业多元化的一种先进模式,三星恰逢时机地采用了这一模式,即以下游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产品作为企业产品组合中的主要部分,以此为基础,开发上游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组合的技术领先,达到全方位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但问题在于三星在执行的时候并没有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反而使成本大幅度上升,LED、白色家电全面亏损,成本控制失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在电子行业的整体竞争环境中,存在技术和价格双重竞争。三星在技术竞争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开发新技术,以维持其领先地位,因此上游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三星已经把之前的模式演变成研发新技术为目的,而不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中心。上游成本不断攀升,高生产成本,低利润,整个营运的优势已经被生产成本所抵消。上游已经如此了,下游更是举步维艰了。
其实,三星在探索品牌之路上多次偏离行业本质,比如三星的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的行业本质是什么呢?数码相机对于用户而言,首先是它能够拍照,轻巧、易用,其次是数码相机能够提高照片的像素,比如光学变焦,影响处理等,但真正的本质在于“联系专业形象”,任何一个摄影爱好者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像专业摄影师一样,可以拍出高质量的相片,这种想象和现实的联系就是数码相机的行业本质。但是三星数码相机与市面上大多数相机没有很大的差异,另外数码相机这个市场已经被佳能、富士、尼康等老牌子建立起了品牌效应,三星很难抓住其利基市场,所以不管是从市场份额还是销售额,三星一直处于行业边缘。另一方面,三星电脑也偏离了行业本质,电脑的行业本质是建立亲密的伙伴联系,这种“伙伴感”让用户感觉这款电脑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苹果俊俏的外表,戴尔的人性化装置,但三星的卖点在哪里呢?依然停留在产品实物和功能方面。
难道三星的垂直整合战略毫无造益?这倒也不是,这条战略没有造益三星太多产品,但是给三星电视带来了较好的收益。三星在上游花大血本整合了LCD,显示技术的变革是从CRT到PDP到LCD,LCD技术是电视的核心,而电视行业并不是市场和用户需求,而是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推动用户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就是科技驱动,三星利用上游整合的优势,成功把握电视行业的本质,成为LCD电视的领导者。
低成本与提升客户价值,双驾并驱才是王道
行业里不仅仅是三星深陷成本危机,比如曾经的巧克力手机LG也深陷成本与客户价值的危机。所有的竞争者都在倡导,要跳出红海,进入蓝海,什么是蓝海战略呢?不仅仅是差异化,更是在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客户的价值,巧克力手机是LG的一个成功案例,它满足了用户对“爱”的追求。但LG的“爱看电视”貌似不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虽然它能够支持录制节目,有内存为80G的内置硬盘让使用者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主动掌控”电视,这一功能的增加致使LG该款电视的价格比同行高出2000多,试问又多少用户为了这一个功能而多花2000块钱呢,或者说花2000块钱买一个大容量的硬盘,这看起来不是很划算,没有真正提升客户的价值。
功能前卫就一定能够提高用户价值,进而进入蓝海区域吗?LG还在白色家电行业推出过豪门对开冰箱,这种冰箱配置了冰吧和酒吧的功能,360度立体循环将温差做到最小。但是白色家电是为人们完成家务并改善人们物质生活,它是耐用性的家庭必需品,一旦购买后,很少会因为时尚元素而更换。蓝海战略是在非主竞争区域中创造新需求,以差异化和低成本来打破价值和成本互换的原理,是通过价值创新来达到行业本质,如果产品的创新性无法提高用户的价值,功能再多也是白搭。
这个世界上我们谁都躲不开规律,如哲学所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如老子所言,不知常,妄作凶。无论我们要经营哪个领域,抓住这个领域的本质,把握这个领域的规律,顺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