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度解读经济大萧条下的通货紧缩

(2013-06-09 12:28:18)
标签:

财经

对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话题,我已经写过很多次了,不过每写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和感想,金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每一个现象的产生都牵扯着无数种关联。造成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因素很多,根源性的因素主要与实际货币余额持有量的变动、货币乘数的变动、货币基础与国际储备比率的变动、货币基础与国际储备比率的变动、对外汇储备的使用被动、黄金在各国之间的变动、世界性黄金存量的变动相关,研究这些因素的变动非常复杂,但总而言之,货币需求的变化是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的根源。

货币?货币!

在大萧条产生早起,名义货币存量的收缩或低速增长是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在1930年以前,货币低速增长或负增长并非各国央行政策的问题,而是美国等盈余国家对黄金流入进行冲销造成的。黄金在各个主要经济实体之间分布不均造成了货币的紧缩性,而全世界货币性黄金供给的增加又不足以抵消黄金分布不均产生的负面影响。1931年后,银行恐慌以及黄金分布不均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货币供给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美国、加拿大的货币流通速度大幅下降加剧了货币存量收缩的影响。

货币需求的变化是上个世纪大萧条的时期通货紧缩的根源之一。在国际金本位制下,随着黄金流向货币需求增长的国家时,货币需求的增长将会对一国的价格以及产出造成下降的压力。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大萧条早期,产品批发价格比消费者价格下降地更加猛烈,这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国际贸易价格下降极其猛烈,商品价格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当时以及预期宏观经济条件的因素决定。

影响实际货币需求变化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实际产出的变动,预期通货膨胀的变动,支付技术的变化等等。我在之前文章通货紧缩金融危机中提到银行业的恐慌,其实在大萧条时期,公众对银行的不信任和金融资产的风险性,促使了广大公众窖藏货币,窖藏货币数量的变化影响了总的货币需求,如果公众持有货币的意愿增加量大于银行存款的意愿减少量,那么银行危机必然产生,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

一国影响多国

以前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研究时,总是研究美国的各个方面,毕竟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从美国爆发的。但这次我想研究一下欧洲国家,比如法国。法国是在经济大萧条中表现地极其特殊,按照经济规律而言,英镑被高估,法郎被低估,英国会遭受黄金流失并发生通货紧缩的现象,而法国会获得黄金而发生通货膨胀,英国确实如此,但法国并没有因为获得黄金而产生价格持续上升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法兰西银行按照货币稳定时期的法律规定,积极地将它持有的外汇储备兑换为黄金储备,因此法兰西银行有一半的黄金持有量是呈增长趋势的。另一方面,在金本位制的于素霞,法兰西银行还尽可能地执行反周期的货币政策。虽然大萧条中法国各大银行未受到损害,但由于法国公众将存款转换成通货,区域性的银行和其他小银行也遭受了严重的影响。

相比于国内的小银行,法国的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造成的伤害更大,外汇兑换和法国公众将存款转向通货引起黄金大量流入国内,给其他金本位制国家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收缩自己的货币政策,造成空前的货币紧缩和经济萧条的结果。一国影响多国,一国的经济政策冲击着多国的经济环境。

 

尽管对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我已经写过数篇文章,但对于这个经济谜团依旧无法全面剖析,每一个经济问题都是复杂的集合体,从多个角度思考,往往能够收获到更多不同的感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