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应以主流化为平台
(2012-08-21 23:28:51)
标签:
杂谈 |
我在很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企业产品要有独特的风格,风格和个性是创造竞争力的优势,独特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发展和追求的高级目标。但不得不面对国内当前现状,中小企业既难以掌控核心技术,又难以打造自身特色;另一方面,依中国目前的消费群体而言,消费者多数还停留在物美价廉的产品消费阶段,并没有走进品牌消费阶段,他们很难对一个品牌产生长期的忠诚度。所以中小企业唯一的目标是能够把产品卖出去,把资金回笼回来,不必一开始在品牌风格上下大本钱,但要懂得产品创新的路子。
很多人都知道“创新”是条途径,创新能够推动营业额和利润上涨,但不少企业搞不清楚什么样的“产品创新”能够带动企业真正的发展。这就像衣着打扮一样,有时候我们在大街上经常看到一类人——戴着大耳环,染着鲜艳的头发颜色,穿着非常古怪的衣服,这类人群要么是艺术工作者,要么是街头小混混。不管他们是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穿着打扮很难被接受,甚至会把这类人定义为社会下层。很多企业产品创新恰恰走得是这条路,尤其是部分快消品,虽然产品很新颖,占据了一个市场空白点或者细分市场的某一点,但产品照样卖不出去,生意日益消沉。产品个性化对于独特性而言固然是好,但脱离主流化的个性化往往进入了狭窄的市场空间。比如,一个企业推出了一个市场上从来没有的独特产品,即脱离现有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进行绝对的创新,这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消费观念的培养和引导,而改变观念往往是最难的环节,当年的饮品行业里的爆果汽也正是改变不了消费观念而消失。
产品创新的路该如何走?尤其是快消品的创新之路该如何走呢?中小企业没有多少本钱去创新,好不容易积攒点本钱去进行产品创新还走错路,这实在悲惨啊!对于创新,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换而言之,创新是建立在“创旧”的基础上,而这个“旧”往往是在市场上风靡过很长时间,是确认被认可的产品,即该类产品代表着某种主流。可口可乐创造性地推出果粒橙,果粒橙是建立在果汁饮料的主流上,首先它是果汁饮料,对于果汁饮料大多消费者是认可的,市场验证也有很大的需求量,果粒橙是有果粒的果汁,让消费者感觉到货真价实,这便是抓住主流化进行的个性化创新。
因此,中小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是要学会“借势”,借主流化之势,成个性化之体。在主流化的基础上嫁接个性化的特点,像五谷道场的非油炸面,在方便面的主流上嫁接了非油炸的新概念;脉动的运动饮料,在饮料的主流上嫁接了运动趋势;奇客饼干,在饼干的主流上嫁接了三角形的形状。把握好主流趋势,个性化的表现可能是产品的材质、用法、外观等等,千变万化,但主流短期内不变化。
主流化就像一个大纲,脱离大纲的生存方式是不能长久的,所以企业想创新,那一定把创新的基点建立在主流化的平台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