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家族企业
(2012-06-30 23:04:31)
标签:
杂谈 |
在中国有一种思想——儒家思想影响了几千年,儒家思想中注重家族、血缘关系,而这些又成为封建时代实现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当物欲横流、逐名逐利时,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信任?人们会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该相信谁?其实整个封建时代中帝王世袭制本来就是家族企业的一个缩影,皇帝更信任自己的亲人,信任自己的儿子,把大业留给他最信任并认为最有能力的儿子,而其他人就很难说了。把这种思想放大之后,可以想象当一个社会中血缘成为唯一的信任基础之后,血缘之外的市场交易很难进行下去。因为当社会的诚信和法治出现问题时,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把企业留给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保守的中国人。随即产生的问题是,这群下一代可能根本就不适合经商,对经商不感兴趣,老子驾鹤西游之后,他们的孩子被“赶鸭子上架”了,没能力加上没兴趣再加上养尊处优的习惯,这个家族企业不完蛋才怪。
“富不过三代”其实和信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我们信仰儒家思想,认为家里的人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值得信任的人;而在西方很多人信仰的是教派,比如信仰基督教,而这些信教之人没有血缘关系,因此他们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另一方面,国外健全的法律制度维持了一个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受大环境的影响,国外的很多家族企业用不着操心“富不过三代”的问题,因为他们的企业不一定要他们的孩子来打理,他们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选择最适合的人来做最适合的事。以盈利为最大目的,以契约和法律为支撑,所以职业经理人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但在国内职业经理人并不是很成熟,很多职业经理人违背行业规则和道德,把好好的企业整垮了,法律的不健全有很大的原因。
中国家族企业仍然处在纠结的状态下,要么是后代能力问题,要么是代理人问题,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家族企业的不长久反而促进了社会的相对公平,至少财富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姓氏的手上。家族企业如何长久发展——仍需深虑啊!
前一篇:聊起晋商
后一篇:点点商业模式(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