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点商业模式(二十一)

(2012-05-22 22:18:03)
标签:

杂谈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些关于女性服装的行业本质——平价奢华,而男性服装的行业本质又是什么呢?很多调查显示,有名气的男性品牌服装大多是同性恋设计师,这些设计师往往把他们的情感寄托在服装设计上,也就是说这些服装中具备了同性恋的元素。难道这就是男性服装的行业本质?前天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它讲述了二战之后同性恋解放,以及一组数据——当今社会,平均每二百五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具备男女双重性格,也就是社会的集体人格。而男装的行业本质就是击中集体人格。
这并不是说男人有同性恋的倾向,而是更多追求中性美、阴柔美,而不是单纯的阳刚之气。其实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现象,男生穿着紧腿裤,耳朵上戴着亮耳钉,头发染上几抹颜色,乍一看可能都搞不清楚是男是女?这种情况已经不足为其了。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很多男性明星,白面小生,犹带几分阴柔之象,反而更受到大众的喜爱。曾经的阳刚威猛渐渐淡化于人们的眼球,男性更倾向追求内心温柔细腻的一面,于是男人不再男人,女人也不再女人了,男女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就像第一次看到超女李宇春时,是男是女?第一次看到快男刘著,是男是女?男性服装的潮流应定位于多角度,而不是总强调高大威猛的概念。
纵观世界品牌男装:阿玛尼——柔美的线条、大翻领、收腰,配上女士围巾;范思哲Versace——性感、妖娆、张扬;迪奥——窄版贴身外套、修长裤子,男模更是修长的身材、忧郁的外表;圣罗兰——深“U”形的裹胸款式、优雅洒脱飘逸。除此之外,这些男装大品牌有一个共同点——其品牌主设计师均为同性恋,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些设计师的灵感大多也是来自同性恋。为什么他们设计出来的衣服能够雄霸天下?这些服装十分女性化,却穿在男性身上,这正好符合了所流行的集体人格,或者说雌雄共体的性格,即男装的行业本质!
中国男装为什么总是无法超越国外的品牌?有人说是制造粗劣,有人说跟不上潮流。所谓制造粗劣,也一定有做工精细的;所谓潮流,只是无法抓住行业本质的一种违心说法。中国男装还处在传统男装的困局,我们依旧认为男人就该刚性、强健,而忽略了时代的风尚,遗忘了男性心中的细腻和温和,如果这种心理能够在服装上有所体现,中国男装怎么会不成功呢?关键——抓住行业本质——集中集体人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