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算个准电影迷,老大不小了,还保持着很高的电影热情。每年进口和国产的大片、好片,我几乎一个也不放过。保持着相当的看电影频率,周末如果没什么安排,首先想到的也是:看看今天有啥可看的电影?
电影,是成年人的童话。看电影的2个小时,可以暂时忘记和远离忙碌、失落和有点残酷的现实世界,让自己沉浸在美仑美奂的电影世界中,与故事的主人公同悲同喜,跌宕起伏地共同完成故事的全过程。让内心继续存有对将来生活的理想憧憬。
近些年来,国内的电影市场如火如荼,电影的广告、市场运作“狼烟四起”,其投入占电影资金成本的相当比重。当然,回报也很好,2008年的若干部电影过亿的票房就是很好的成功的证明。
但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各类媒体的宣传,使我们过早熟悉了电影的若干引人入胜的场景、人物表演、情节设计、经典台词...让我们带着很多已知的信息走进影院,从而丧失了很多看电影原本的乐趣。
自始至终惦记经典镜头--缺少惊喜和快意。因为广告中的几个场面印象太深了,在看电影的全过程中,老惦记那些镜头,时时在脑中“闪回”。当重复了无数遍的镜头终于出现时,我似乎完成任务似的,长叹一声:终于出来了!却没能感受镜头应带给我的冲击和快意!
当自己是导演,跟演员抢着背台词--没有新鲜感。演员的雷人台词也是,电影还没看,满大街的人都会背了。你要是不知道,像自己脱离群众似的。等到电影放映过程中,自然是了熟于心,把熟悉的台词跟演员一同说出来。说完了刚得意一会儿,又失落了。不知道倒好了!是我导他/她,还是他/她导我?!
该哭的时候哭不出,该笑的时候笑不出来--缺少情绪感受。看电影最大的乐子是自己的情绪体验,与主人公共舞。情绪是由感知、认知新的信息而引发的,既然啥都知道了,看到情节的演变,人物情绪的变化,都在意料之中,情感的反应自然是迟钝的!
罗列了电影广告的种种罪名,只是一个小小的宣泄,也是对自我的反省。当代社会缺啥不缺信息,但信息的取舍,是在个人的掌握中。如果你觉得不需要,你可以不看、不听、不问...重要的是,你的内心是宁静、惬意的。
享受电影,是否要远离广告,是件纯个人的事。一切在你的掌握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