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四晃
秦四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647
  • 关注人气:31,6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凌烟阁】:唐太宗为何肯为他剪须烧灰

(2019-10-28 12:59:10)
标签:

李世民

功臣

分类: 渔樵夜话

            闲话【凌烟阁】:唐太宗为何肯为他剪须烧灰

[凌烟阁是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太宗皇帝为怀念当初与其一同打天下的诸位功臣,命画家阎立本,在皇宫三清殿旁的凌烟阁内,以真人大小的比例,绘制出共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以示嘉奖。后世凌烟阁与西汉的麒麟阁一样,成为了一个象征,象征着为江山社稷建立不朽功勋的名臣良将,所能享受的至高荣誉。其中的人物,来路各异,品格鲜明,意志坚定,功勋卓著,事迹感人。虽乃封建臣子,却十分值得玩味,更有不少人生借鉴之处。

无论何朝何代,忠诚,是做人永恒的美德。

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如下: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峤、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今日每人单择身上零星片段,闲聊之。]

李勣本姓徐,原名徐世勣。因为有功,唐高祖李渊赐李姓给他;又因为名中“世”字犯太宗“世民”讳,最终改名李勣。

李世民老喜欢这位,既亲密无间,又恩重于山。何以能证明这君臣二人情非一般?有两件事比较典型。

一件是,皇帝为爱卿剪须烧灰。

李勣突然得了重病,各样药物试尽均不见效,医者说现在能救他性命的,唯一的方子,就是哪位贵人肯剪下自己的胡须,烧成灰伴水让病者喝下去,或可起死回生。

哪里去找这贵人呢?多大的人物算是贵人呢?

太宗皇帝闻听,说朕乃天子,贵么不贵?医者惊诧,连忙叩首称陛下至贵,贵不可及!太宗说这不结了嘛,用得着舍近求远!当即着人张罗热水剃刀,不假思索剪下自己久蓄多年心爱至极的美髯,叮嘱快拿去烧灰作汤和药。

只一副下肚,李勣的病便好了,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第二件是太宗皇帝脱衣为李勣挡风保暖。

此情景乍看有些类似汉哀帝刘欣对其男宠董贤的“断袖之癖”,细品则性质完全不同。

太宗与李勣君臣闲来对饮,两人聊罢将太子李治的辅导托付于李勣的事,放开了喝,不知不觉二人喝得都有些高。尤其是李勣,酒量较皇帝差了远去,醉得竟在天子面前沉沉睡去。

一股冷风吹来,太宗望着眼前酣睡的李勣,顿时担心起他会着凉,“乃解御服覆之”,随即褪下自己的外衣, 轻轻盖在李勣身上。——这是一个天子对一个臣子多么浓的厚爱与多么大的信任啊!

这样的人不登功臣榜、不上凌烟阁,哪个还能有资格?!

李勣凭什么有此殊荣受此恩宠呢?

太宗李世民曾针对李勣为大唐默默坚守并州十六年,做过如下的评奖:隋炀帝他为啥丢了江山?他有一个大误区,他只懂得修筑高大坚固的长城,而不擅长精选贤良,不注重人,不知人善任。你们看看我,认准了李勣这个人,委其驻守并州,十多年来突厥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小腿打颤,远远不敢来犯,并州百姓乐业,边境安宁。这说明啥?说明用对了一个人,远胜过劳民伤财修什么长城!

原来,皇上爱臣如子,所赖是臣子的绝对无限忠诚、能干和义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