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被誉为“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的传世巨著是《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相传东汉时期,河南南阳有个年过古稀的名医沈槐终生未娶,膝下无儿无女,眼看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日渐忧愁。他不甘心自己的一身医术,就这样后继无人。
沈槐的邻居是个好心人,他很同情沈槐的遭遇,知道张仲景是当世名医,就请张仲景来到沈槐的住处。经过一番诊断后,张仲景为沈槐开出了方子:粳米、小豆、小麦、大豆、黄黍各一斤,煮熟后搓成团,外用蜂蜜涂上,一顿吃完。病中的沈槐接过药方,不觉大笑起来,说:“我行医50多年,这样的药方还是第一次见到!”待到张仲景走后,他并没有按照张仲景的嘱咐吃下这剂药,而是请邻居将方子做成了丸药,挂在床前。自那以后,每次有外人来探望,沈槐第一句话就是指着药丸大笑,说:“你看,这就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呢,真是天大的笑话!哈哈哈……”沈槐只顾着笑话张仲景,竟然把无人继承自己衣钵的事给彻底忘了。就这样,沈槐笑话了张仲景大半年。
而在大半年后,沈槐的病在不知不觉中痊愈了。张仲景前去探望他,看着满面红光的沈槐,张仲景意味深长的说:“医者,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也。先生虽然无子女,吾等晚辈不都是您的子女吗?先生哀从何来?”
张仲景的一席话,让沈槐恍然大悟:“张先生果然是名医呀,原来你给我开的是一剂忘记忧愁的'笑方',这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