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孙塬村)人,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逝于唐代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他是隋唐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其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千年翼方》等被后世称之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药学百科全书。
由于孙思邈在医学上的突出贡献,他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如今在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有一个“药王山”风景区。这座山本名叫“五台山”,因为孙思邈曾在此山长期隐居,故得名叫“药王山”。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是孙思邈的一句至理名言。他将古代中医、佛教理论以及儒家、道家思想等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养生首养性:天人相应、依时养生;食养乃安身之本;节欲以养生;动静养生、养形而调神等为核心的养生之道。
那么,在孙思邈的心中,究竟什么才是养生的最佳方式?那就是动静结合,养形而调神。孙思邈认为“动静结合”才是养生的最佳方式,即动中寓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他在《千金要方之道林养性》中把静养精神之法誉为“不死之药”,如果精神失于静养,就会影响营卫之气的正常功能,导致气血的妄行,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同时,他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提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他认为运动比休息、营养更为重要,强调要坚持运动锻炼,形成习惯,持之以恒。明确以“小劳”为佳,不宜大疲。他在《千金要方》中还提出:“饱食即卧,百病乃生”,主张每于食毕,应步行踌躇,以手按摩腹部、面部,促使饮食消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