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雨落太行石板岩


雨落太行石板岩
张君燕
汽车沿着红旗大道缓缓前行,一阵雨突然落了下来。此时是下午2点钟,太阳仍挂在头顶,雨却不管不顾,肆无忌惮地砸在挡风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石板岩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是南太行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虽隶属于太行山区,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这里的山,高耸入云,层峦叠嶂,峭壁林立,在雨水的洗刷下,更显巍峨险峻。越往前走,山的轮廓越清晰——不知何时,雨骤然停了。但很快,雨又落下来,兀自畅快一番,满意离去。整整一下午,如此反复好几次。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充满了野性与豪放。就像山里的野丫头,爱憎分明、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因为一场场突如其来的雨,我见识到石板岩的性格。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石板岩镇上。这里四面环山,宛若被群山捧在掌心一般,舒适又安全。夜色笼罩下,山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远处的太行山峡谷若隐若现,似一幅淡墨的山水画,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一夜安睡,早晨在一阵鸟啼与蝉鸣中醒来。或许是因为昨天刚下过一场雨,草木更青翠,空气更清新,眼前的一切都似打开了“4K设定”一般清晰无比。吃过早饭,我们直奔闻名遐迩的“画家村”——高家台村而去。当我们踩上高家台村湿漉漉的石阶时,仿佛步入一幅未干的水墨画。满目的石头都浸着水色,像是被时光反复擦洗过一样,每一道纹路都藏着山风的私语。
这里的房子是从山岩里“长”出来的吧?整个村子都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石街、石院、石窗、石柱、石头墙……一切建筑都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古朴而个性。石板叠成的屋顶像层层云浪,石块垒砌的墙壁布满苔藓,连门槛都由整块的青岩凿成,凹陷处蓄着的雨珠,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我伸手触碰一户人家的石墙,凉沁沁的触感里渗着草木香,仿佛能听见石头在呼吸:春时吸饱了野花的芬芳,冬时藏住了雪粒的清冽,此刻正将雨丝的清凉,一寸寸揉进粗粝的肌理。
转过一座石拱廊桥,便见三五画家散落在石板路间。他们支起的画板像打开的诗卷,笔尖在画布上游走,将对岸的石屋、溪中的倒影一一收进画中。我在一处石崖下驻足,只见一位老者用焦墨勾勒石纹。他的笔锋掠过凹凸的石壁,线条时断时续,精准捕捉到了石头的“骨相”——那是风雕雨刻的年轮,是山洪奔涌的记忆,是无数次对抗自然灾害的顽强与坚韧。
暮色四合时,我们坐在石砌的露台上喝茶。山风裹着草木香掠过,案头的宣纸忽然飘起一角,恰好接住了最后一缕天光。远处的山峰已化作水墨长卷的留白,近处的石墙却在暮色中泛着暖灰。整个石板岩镇展现出别样的韵味。
因为雨水的滋润,原本充满凛冽之气、尽显男子气概的太行山,多了几分江南的温婉与娇俏。雨落石板岩,让我们把自己也浸在这方水墨里,变成了画中最轻盈的留白。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5月21日 第 12 版)
前一篇:《南方农村报》:烟火里的修行
后一篇:《淮南日报》:梦想的微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