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不要过多干扰孩子
(2025-03-30 15:57:19)
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正在给两个孩子布置“任务”:各自把房间收拾干净。见孩子们开始各行其是,朋友拉着我在沙发上坐下,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十来岁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两个孩子一开始干得挺认真,后来便开始玩闹,你说我一句,我说你一句,擦桌子的时候,两个人还在卫生间用抹布打起了“水仗”。我用眼色示意朋友去管管,朋友却不为所动,任凭孩子们闹。
一个小时后,朋友起身说要检查卫生成果,我跟着朋友“检查”了两个孩子的房间——各类物品摆放有序,床铺整整齐齐,地面也干净整洁。“收拾得真干净,好棒啊!”我忍不住称赞道。朋友笑了笑,给孩子每人发了一支冰激凌作为奖励。
我悄悄问朋友,刚才为什么不管孩子们?比如教他们怎样擦桌子更干净,怎样整理床铺更省力,怎样清理地面上的碎发更便捷……如果及时出手“监管”,孩子们岂不是可以完成得更高效,更节省时间?朋友摇头:“要那么高效干什么?让他们把干活当成一种游戏,轻轻松松地完成不好吗?父母如果管得太多,就真的变成了一种任务,孩子肯定不开心,还可能产生排斥,岂不是适得其反?”
我点点头,表示认同。朋友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不要过多地打扰孩子。孩子虽小,但在他的小世界中,也有属于自己的秩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予他们尊重和时间,让他们用自己喜欢方式完成该做的事情。
有段时间,我像着了魔一般,喜欢不停地对孩子指手画脚。我总觉得他还是个孩子,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如果没有我的指导,很可能出现各种差错,甚至于“误入歧途”。带孩子出门,我总是见缝插针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买了一杯豆浆,忘了说谢谢,我立刻告诉他做人要有礼貌,顺便讲了一些待人接物的礼仪;在公交车上,我教孩子要尊老爱幼,懂得给别人让座;过马路时,我及时科普交通知识,嘱咐孩子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面对步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我又提醒孩子对陌生人保持警惕……
我说的这些有道理吗?当然有。正确吗?当然正确。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可以时时刻刻说教,更不代表孩子应该心悦诚服地全盘接受。没有人喜欢一直被教育,包括孩子。身为父母,我们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但也应该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打量世界,安静地观察,安静地思考。
对于孩子来说,放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有不少学生向我吐槽,他们害怕放假,害怕回家。有一个女生说,放假在家的日子,她会躲着母亲,尽可能地不出现在母亲的视线里。因为只要母亲看见她“无所事事”,就会指责她,让她去做各种事情。即便她一早起床,已经运动回来,收拾好了房间,甚至帮家人做好了早饭。“我知道妈妈爱我,吃的用的她都会尽力给我最好的。但实在不明白,她为什么就是不能看见我闲着,总是催促我去做各种事情。”女生一脸苦恼地说。
我理解女生的感受。父母的这些行为都是过度打扰孩子的一种表现,他们爱孩子,想要孩子变得更好,于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孩子,越多越好。他们忘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过多的干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越过了边界,给孩子造成了困扰。
别紧盯着孩子,给他们一点自然生长、自由呼吸的时间,反而能够让他们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品读》202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