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让热爱成为一种习惯

(2024-10-27 10:51:00)

               让热爱成为一种习惯

                  张君燕

在家里读书与去书店读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会。家里的书毕竟有限,常有匮乏之感,且因已属于自己,潜意识里便有些怠慢。去书店读书则如进入大观园,入眼的皆似美玉珠宝,惹人怜爱,若十分中意,还可将其带回家细细品读。颇有趣味。

我常去县城里的一家书店看书。书店不大,书柜的摆放便有些逼仄,有些过道只容侧身通过,读者取一本书,或贴立于书柜旁翻看,或走至过道尽头阅读,互不相扰,自成一派。我曾带友人逛这家书店,友人皱眉:“条件如此简陋,连个座位都没有。”言下之意,对我的选择很是怀疑,这样一家毫不起眼的小书店,何以吸引人频频光顾呢?

那次去书店,我想买一本《百年孤独》,找了半天没有找到,遂向店员询问。店员摇摇头回答:“暂时没有。如果愿意等的话,我报给老板,下周就能到。”我告诉店员,我很喜欢马尔克斯的这本书,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一个年轻朋友。店员笑着回应:“我也喜欢马尔克斯。他的处女作《枯枝败叶》很不错,用不同的视角表达不同的看法和感受。还有马尔克斯本人很满意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初读觉得无聊,越读越觉得大有深意……”

我们和店员聊了一会儿,最后告别离开。友人一改之前的态度,宣布自此爱上了这家书店。确实,在这家书店的店员身上,你能看到真正的热爱,能感受到心灵的合拍。无论谈起哪本书,店员都说得头头是道,让人刮目相看。而不是像在别处一样,大多看到一张茫然的脸。

想起去西安旅游时,遇到的一位导游。导游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别看她年龄不大,对于历史知识却是如数家珍。她的讲解不是那种千篇一律、乏善可陈的导游词,而是像专家一样,把厚重的历史通过灵动活泼的方式讲出来。

“兵马俑都是单眼皮吗”“为什么要修兵马俑”……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吊足了游客的胃口,就连孩子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生怕错过她说的每一句话。因为她的讲解,很多人从原先对兵马俑一知半解,到喜欢上兵马俑,喜欢上西安的历史文化,继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背后的国家力量。甚至有游客激动地热泪盈眶,为自己身为中华儿女感到自豪。

后来我才得知,这位年轻的女孩子是小有名气的“网红”导游。我一点都不吃惊,一个对自己工作如此热爱、投入全部精力的人,一定能打动更多人,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热爱与热爱碰撞之后,必然产生的结果。

就像《红楼梦》里香菱学诗。香菱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子爱上了作诗,她首先拜黛玉为师,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然后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最后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创作之后,终于作出了一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诗。

书里众人称赞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香菱从不识字到学会写诗,凭借的是一腔热爱。遇到黛玉做她的老师,也是命运的一种巧合与安排。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句句都是要点,香菱才得以快速入门。说到底,也是因为“热爱”二字罢了。

当热爱成为一种习惯,它就会在人们身上印上标记,无时不刻闪现出光芒,与同频的人互相辉映。因为,一个热爱遇到另一个热爱,热爱会翻倍,快乐也会翻倍。

《品读》2024年10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