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故事选刊》:两封电报

(2024-01-30 15:05:25)

                     两封电报

                      张君燕

在媒人的牵线搭桥下,姑娘和小伙见面了。姑娘长得白嫩、水灵,娇小玲珑。“一点都不像北方的姑娘,像从烟雨朦胧中走出来的江南女子。”小伙忍不住说。不过,他说出口的只有前半句,后半句是他在心里默默说的。姑娘羞红了脸,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眼前这个高大挺拔的小伙让她莫名紧张,却又觉得心安。

在那个年代,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几乎没有发言权。姑娘和小伙却心内欢喜,各自满意,暗暗认定了彼此就是自己的另一半。如此天作之合双方父母自然也不会反对,姑娘和小伙顺理成章地定亲、成婚。两人情真意切,相敬如宾,每一天过得都像在蜜罐子里一样,甜得化不开。

不多久,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整个国家风雨飘摇。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小伙岂能作壁上观?他主动响应号召,加入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姑娘送小伙奔赴前线,两人泪眼婆娑、难舍难分。之后,小伙在前线英勇战斗,姑娘留在家里伺候公婆、料理家务。

在前线的每个夜晚,争战的间歇,小伙躲在战壕里看着姑娘的照片发呆。他提笔写下一行行文字,告诉姑娘自己的思念与牵挂。姑娘白天辛苦操劳,晚上坐在油灯下,脑子里浮现出的是小伙英俊的面庞。有情饮水饱,那些隔着千万里距离的日日夜夜,他们就靠着对彼此的牵念,各自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情。

在姑娘眼里,小伙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在小伙眼里,姑娘也是独自撑起半边天的女将。他们是彼此的动力,他们都为对方感到骄傲。

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在姑娘的日思夜盼中,小伙终于回来了。可姑娘没有看到小伙深情的眼神和阳光般温暖的笑脸,而是一个冰冷的匣子。姑娘瘫坐在地,像失去了意识,久久没有动弹。连续三天,滴水未进。

后来,一切如常。姑娘像一直以来一样,操持家务、打理农活。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姑娘的眼泪才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在地上汇聚成一个小小的湖泊。那湖泊里,有他们曾经一起看过的月亮。有一天,姑娘流下最后一滴眼泪,躺在床上,安然离开。

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但也并不完全是假的。在人们看来,故事的全貌就应该是这样的。但其实,在姑娘和小伙之间,只有两封电报。一封电报是小伙发给姑娘的:战事紧急,我已参军,连夜奔赴前线,等我。另外一封电报是姑娘发给小伙的:我已替公婆养老送终,等你回来。

故事的真相是姑娘和小伙定亲后就没有再见过面。小伙走后,再无消息,很多人劝姑娘找一个合适的人嫁了。姑娘不肯,小伙让自己等他,他就一定会回来,自己怎么能背信弃义?后来,姑娘干脆搬到了小伙家,一个未过门的大姑娘将未来的公婆视作自己的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直到他们生命终结。家里没人了,姑娘仍继续守候。她说,有些东西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等待,少一年、少一个月、少一天,都不算一辈子。

小伙牺牲后,随同骨灰匣一起被送回来的,还有两把小锁,一把银锁,一把金锁。姑娘捧着两把小锁哭了,又笑了。银锁是姑娘送给小伙的信物,当初小伙接过信物时,对姑娘说:“等我们结婚那天,我要送你一把一样的金锁,凑成一对。”

《民间故事选刊》2024年1月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