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康乐报》:混锅面条

(2023-12-12 16:18:16)

                   混锅面条

                  张君燕

北方人爱吃面食,一天三顿都离不了。哪一顿如果没吃面食,即便吃了再多东西,总感觉吃不饱。这当然是一种错觉,不是生理上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需求。手里捧着、嘴里嚼着,安心与踏实的感觉油然升起,不论身在何处,都会有回家的感觉。

在豫西北地区,人们的饮食朴素又简单。中午吃捞面条,卤子一般划分为两大类:肉卤子和素卤子。在这两个大的门类下,根据食材的不同,又可以演变出许多种类。早晚则是“馍、菜、汤”,同样丰俭由人,有条件的可以多炒几个菜,熬食材丰富的粥来做汤,“馍”的范围也很广,烧饼、油馍、馒头、包子、馅饼等等都包含在内。如果条件有限,一碗玉米面做的“糊涂”,就着馒头和几根咸菜,照样可以填饱肚子。

我十几岁的时候,家里过得特别艰难。为了给爷爷看病,父亲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幸好家里还有几亩薄田,不至于让家人挨饿。有段日子,早晚都是馒头和腌白菜,没有油水的饭食滋味寡淡,吃得人没精打采,连疯跑的力气都没有了。母亲见状,提议道:“咱们晚上吃混锅面条吧。”

捞面条是将面条煮熟后,捞出来浇上卤子吃;混锅面是把面条直接下到炒了菜的锅里,汤和面一起在锅里煮熟,所以有时候也叫做混汤面。母亲从地里拔了大葱和白菜回来,油热后用葱花炝锅,把白菜倒进去翻炒,然后加水,水开下入擀好的面条,待再次煮沸,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前,母亲习惯再拍点蒜末进去,热汤激发出蒜末的香味,吃起来味道更足。

我和哥哥每人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混锅面,吃得鼻涕直往外流,寒冷的冬天硬是吃出了一身薄汗。因为混锅面汤多面少,怕我们吃不饱,母亲会掰半个馒头递给我们,让我们就着吃。一口馒头,一口面条,不仅填满了胃,也让渴望油水的心得到了满足。吃面条就馒头的习惯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养成的,直到现在,偶尔吃面条的时候,我还是习惯性地想要吃上几口馒头。碳水配碳水,带来的是双倍的快乐。

那时我常常觉得奇怪,同样是一团面粉和一点白菜,吃馒头就腌菜,就会觉得委屈,会觉得日子过得艰苦。可开了火,过了油,把馒头变成面条,吃着就舒坦了,就觉得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现在想来,让人心里舒坦、满足的不一定是馒头或者面条的区别,而是那点烟火气,还有母亲为了让我们开心而做出的一点努力。

  后来的很多个日子里,每当我心灰意冷或者独自一人懒得做饭,想要胡乱对付一口时,就会想起母亲的混锅面来。于是打起精神,来到厨房开火,不需要复杂的做法,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就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饭食。一碗混锅面下肚,委屈和伤感早就消失不见,就像当年母亲用它驱赶了寒冷和艰苦,为那段黯淡的岁月带来了一抹亮色。每每回忆起来,旧时的温馨和幸福就会依依重来,将我们包围。  

《老年康乐报》 2023年11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