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惜物


惜 物
家里的旧物就更金贵了,一口锅用了多年,换个锅底,就跟新的一样。洗衣的大木盆开裂了,找来铁丝箍一下,又能用很长时间。锄头跟着外公下田,天天风吹日晒,用起来不再顺手,就去山上找一段顺溜的榆木换上,再把锄头磨一磨,又成了外公的好伙伴。
外婆从来不乱扔任何一件物品。她觉得,时机合适,它们都能派上用场。一次大雨,冲坏了门后的小路,外婆让舅舅把堆在房后的几个大麻袋搬过来,里面装的是从灶台里掏出来的煤渣。煤渣铺在路上,小路重新变得平整。
《红楼梦》里薛宝钗说: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前半句与外婆的想法不谋而合,但外婆在意的并非“值钱”,而是不忍与不舍。她经常说:“还能用,扔掉太浪费,实在是罪过。”
惜物以养德,由物及人,外婆对人也极为宽容。外婆笃定地认为,只要给机会,每个人都能成为好孩子,不管之前做过什么。
朱熹的《不自弃文》里有一句:“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天下之物都有其物性,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便不会被世间丢弃。难道人反而不如物吗?这个反问写得极好。不弃,是对物的态度,更是对人的态度。
惜物是惜自然,惜生活,是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和尊重,也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善良与宽厚。
前一篇:《淮南日报》:贾湖的笛声
后一篇:《现代快报》: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