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君燕的练习册
张君燕的练习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55
  • 关注人气:6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溧阳日报》:忘形

(2023-05-20 10:18:40)
《溧阳日报》:忘形

忘 形
张君燕


    说起“忘形”,人们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得意忘形”这个成语。因了“得意”这个前缀,“忘形”似乎一下子变得浅薄、轻浮起来,颇有小人得志的感觉。但其实“忘形”的原意并非贬义。
    《庄子·让王》中写到:“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对于内心笃定,追求信仰的人们来说,“形”是不值得关注的东西。诗仙李白有着“章台走马著金鞭,文章献纳麒麟殿”的才华和追求,然而他却从不让自己为富贵名利所困。他可以潇洒地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还可以豪放地做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之举。如此不羁,如此忘形,让人自叹弗如,也许正是这种“忘形”,才令李白得以任思绪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创作出流传千古的绝世佳作。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在过度高兴的时候容易失去常态,这就是“忘形”。在体育竞赛现场,那些顽强拼搏、奋力争先的运动员们经过艰难的比拼终于取得胜利时,总是欢呼雀跃,用夸张的表情以及肢体动作彰显兴奋和喜悦。不知情的人看来不免觉得浮夸,觉其“忘形”,但这却是他们真性情的流露,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宣泄。其实,人在失意时也会“忘形”。很多人在遭受重大打击或者变故之后,会心灰意冷、丧失对生活的热情,更无暇顾及其他。此时的“忘形”看似可悲,却是卸掉了所有伪装之后,最本真的呈现。此时,人们更容易接近真实,也更容易探寻到生活的真谛。只要内心仍有向上的力量,仍存一丝燃起希望的火苗,便能轻轻推开与失意一墙之隔的幸运之门。
    还有一种“忘形”应该是很多人都渴望的状态。正如白居易在《效陶潜体诗》之七中所言:“我有忘形友,迢迢李与元。”与朋友相处,能够做到不拘形迹、随心随性,这恐怕是很多人的向往和追求。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山涛是“忘形”之交,两人是以“绝交”的形式向人们展现友谊的。嵇康不屑于山涛在司马昭处任职,对于山涛对他的举荐更是勃然大怒,甚至愤而写下绝交书。然而,嵇康在被处死之前,仍把自己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山涛——“巨源(山涛)在,汝不孤矣。”嵇康相信山涛值得托付,而山涛亦觉得义无反顾。一生能得此“忘形”之友,足矣!
    人活一世,至少需要哪怕一次“忘形”的机会。或是成功后的喜极而泣,或是失败后的放浪形骸,或者是嬉笑怒骂、不拘形迹的“忘形”之交。唯有此,我们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精彩。
《溧阳日报》2023年5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