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谢意与问候
(2022-09-12 09:36:40)
陈学昭是民国时期的作家,19岁就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在北京大学旁听期间,于京沪两地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散文。
邻居家有一个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就喜爱文学,自己也写下了不少文字,不过多为自娱自乐,从来没有得到过认可,她自己也时常为不得要领而苦恼。偶然得知陈学昭的情况后,老太太亲自上门求教。陈学昭被老太太对文学的热爱所打动,于是认真地跟老太太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得,还帮她指出了一些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陈学昭的指点解除了老太太的很多困惑,她非常高兴,拿了自己的一只金手镯作为“谢师礼”,郑重地交到陈学昭手上。老太太说,这只金手镯是她陪嫁过来的,一直很宝贝,为了表示谢意,一定要送给陈学昭。陈学昭犹豫了一下,最终接过金手镯,收了下来。
一段时间后,老太太生病了,陈学昭买了水果去探望。离开时,陈学昭拿出那只金手镯,捧到老太太面前。老太太欲意推辞,陈学昭笑着说:“你的谢意我收下了,现在,你也应该收下我的问候。否则,我们都有失礼仪。”老太太遂收下手镯。之后,两人仍频繁来往,互相交流探讨文学上的问题。
面对一份诚挚的谢意,生硬拒绝未免显得不近人情。收下后,可以用同样理由再还回去。虽然还是同一件物品,但在收下与还回去之间,已经将谢意与问候传递了过去,同时传递出的还有尊重、理解与关怀。
《演讲与口才》202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