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既要有教学勇气,又要怀揣敬畏之心

(2012-11-21 09:15:58)
标签:

升降台

办法

不仅仅

关键

私利

杂谈

分类: 教学思索

教师既要有教学勇气,又要怀揣敬畏之心

何谓教学勇气?我的个人理解是,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能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敢于倡导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教学相长中提炼、内化,真正为学生打开视野、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勇于实践、探索。然而,在现实教学情境中,我们为师者不仅仅要提炼、内化,让教学勇气贯通全身,还应该提防一些不良行为,譬如,有些教师把教学“权威化”、“神化”、“私心私利化”。这就需要教师怀揣敬畏之心,以期获得一个健全、完整的生命化课堂。

随着各种文化的交融、渗透,学校也不可避免的承受了形形色色的文化侵袭。一些社会不良习气的渗透与腐蚀,让部分人的灵魂变得不那么洁净与单纯,于是,学生的思想或多或少遭到了污染和变质。因为种种因素的作用,学生到了无法承受与平衡的时候,就会将一些症状表达出来,反应到课堂学习上就会显得注意力无法集中、目光呆滞、思维僵化、扰乱课堂纪律、随意讲话、玩手机。。。这些迹象充分折射出了外界环境在学生身上所起的不良反应,实在让人痛心。而更可怕的是,我们很多教师还是将责任归咎给了学生,选择的不是同甘共苦,共同进取,而是一味打压和排挤,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这样一来,师生除了走向对立面,还能走向何方呢?所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主导地位的,但是,这个主导的前提是学生为主体,如果没有主体,何来你主导者发挥功效呢?可见,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作为主导者该如何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呢?办法是有的,当然也不是唯一的。教师应该要有教学勇气,在实际教学生涯中不断反思、反省自己的方法和理念,并能顺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不能墨守成规,而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教会、教好学生基本技能和技巧,以及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只有推动学生朝着这些方向努力前行了,我们的所谓责任心和教学水平才算合格。我想,只要真切的把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放在心上认真思考的教师,才是值得推敲和有水平的教学工作者。

在学科学习上,学生从无知走向丰盈考验着每一个教师,也给许许多多教师创造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和可能。当然,值得深信的一点是,教师断不会为了自己的快速成长、成名而践踏学生的利益。毕竟,师生人格是平等的,相互理应尊重和关心。而往往作为教师一方而言,过多的以成人的思想状态和能力水平来衡量学生,从而不可避免的造成错位和落差。于是,双方开始走向心里不平衡,导致彼此不配合、厌恶到排挤。我想,目前世面上很多师生问题的根源就来自于师生的不平等对话。因此,我觉得,教师除了要有课堂教学勇气外,还应该同时具备对课堂生命个体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不可简单的理解为惧怕或躲闪,而是一种真正把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放在心上,自始至终要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细节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何种效果,是否真正达到了理想的状态,让学生真正以独立、独特的姿态存活于课堂之中,教师有没有很好的诊断课堂问题,并在实际处理问题过程中让学生心灵得到了启迪与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强加和压迫。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可能走到时时醒悟自己,在教学前线散发芬芳,而不是制造硝烟和哀怨。

诚然,一名教师的成长历程是艰辛而持久的,也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即便路途漫漫,我们为师者应该坚守住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秉持一颗宁静、进取和具有忧患意识的心,在教学勇气上舍得投入和实践,同时眼中能看到学生,把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心中,让自己心存敬畏。如此一来,课堂不再单纯的只是一个场所,而是灵与肉交互飞升的“升降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