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染色馒头联想到的“染色”教育

(2011-04-18 13:20:58)
标签:

杂谈

由染色馒头联想到的“染色”教育

最近,网络中居高不下的讯息,除了国际方面的几件大事外,我们国内也频频出现很给力的悚闻,譬如,瘦肉精事件、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等。其中,有关瘦肉精和毒奶粉之类的“家常便饭”已经到了快无人问津的地步,并非民众不重视,而是已经到了想重视但苦于无法溯根清源的地步,于是乎,我们被“理性而冷静”的冠名为“待定、坦然”待之的“行家里手”。如此怪招,似乎沾了点网络新名词“二”的味道。特别要广而告之的是,新品种、新的衍生物还在不断的被我们人类“创造”和续写,所以才有了“染色馒头”这一新鲜品种,只是,在注视着这个新事物的同时,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是否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可比性呢?并非笔者搬弄是非或唯恐天下不乱,只是,我们在几方面对照之后,可能就会发现现实中存在的诸多焦点成了被我们无意识忽律的“重要细节”,不妨一起思考一下,权当做个脑力运动吧。

染色馒头,顾名思义,就是在制作完毕或者制作过程中往材料中增加一些低成本的添加剂,使得生产出来的馒头符合大众的口味和色泽。这种方式是以迎合消费者需求为目的达到所谓的“物美价廉”为其口号进行的,而实际上不法商贩是建立在欺骗消费者利益前提下,甚至是丧心病狂的以毒害消费者健康为前提赚取其中暴利,其手段、方法之低下、恶毒,实在令人感到齿冷。

对比于染色馒头“匠心独运”的制作流程,让我们为之感到胆颤和不安,试想在现行势态之下,只要民众无意间制造了一个“噱头”或者“焦点、疯抢点”,那么立马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往往会引发恶性事件,真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啦?一些人的脑子里整天想着什么?想必多半是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了吧。想到这里,我偷偷的联想到了我们现在的教育,在教育中似乎也存在着类似“染色”教育的迹象,这个有木有呢?这个不应该有,可实际上还真的有。譬如,在基础教育阶段,一些学校自己“加餐”、“加调料”的现象比比皆是,原本就要求减负的现状,结果被加的更厉害了,甚至学生的腰和背都直不起来的时候还依然无视它的危害,更令人寒心的是,教育当事人是不带任何私心的在执行着这些工作,真算的上是个“好心干坏事”的“无辜者”,像这样的“殉道士”又岂止一两个呢!想到那些还能佝偻着腰艰难走路的学生的样子,心中总算还能艰难的呼吸一下,但一想到有些地区的学校因为某较大幅度的做法而直接掠夺了学生的性命,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对此,我只能保持沉默,而在保持沉默的时候,自己内心深处冷不丁的反抗了一句——沉默是一种高雅的姿态?无奈的表达?还是我们最终的宿命呢?希望不要被应验,因为我们应验不起,我们这个社会应验不起。

最后,我提一提这两个“染色”话题的区别。我个人觉着:为了馒头好看而致使变异出“染色”馒头,要根除它只需正面曝光和严厉打击,这一波事情又会再度清入历史的回收站,可谓影响大、危害短小;然而,“染色”教育却并非如此,即便大幅度的曝光和狠抓,依然蔚然成风、苟延残喘,其背后的影响大且危害久远。虽说,双方都是通过添加得到的,只不过,一只是具体的手,而另一只是巨大的手,更可怕的是后面的“推手”,谁充当了这个幕后的黑手或者推手,你、你、还是你。其实,我们应该将眼光放在自己身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积极的思考、认真的判断、慎重的决断。。。凡此种种,我们的生活才显绿色,我们的教育方现“绿意”,我们的内心也将充满绿色和能量,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及子子孙孙们的天空才能灿烂无比,您说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