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一句话,不同的梦想

(2010-11-08 14:37:15)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灵漫步

同一句话,不同的梦想

                                 ——两个学困生带给我的思考

你想的没错,我的确是套用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格式来命题的。当然,除了格式上的差别外,同时还存在意境上的差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要是来强调不同时空、时代背景下的人们有着同样的生活理念和人生哲理,甚至引发对生命的思考以致产生同样的追求和信仰。当然,这种理解纯粹属于本人愚见和短视的范畴,还不能完整有效的充分解读它的内含,但是我所要说的“同一句话,不同的梦想”却是具体而完备的,更是以详实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来阐述和解读的,即使在解读中存在疏忽和遗漏,但内核是完整的,绝非支离破碎的东西,还望读者能细细品读个中滋味并畅谈高见。

今天是新一周的开头第一天,学生往往会在周一早上出状况,当然,即使这里不存在规律性的东西,但也需要值得提醒重视。然而,零零散散的进进出出之间,学生表情也是各异,有神色慌张目不斜视的;有左顾右盼神态自若的;有怯羞羞挤眉弄眼的。。。形形色色的姿态描画着一幅百态图。很快,晨会课铃声响起,发现我班赵某某同学竟然安然的坐于教室内,且精神状态甚好,实在让我感到些欣喜,而另一位王某某同学依旧迟到于教室门口,心情倒也没有太大的起伏,也许早已在心中有了这份预见罢了。对于这二者,很多老师也曾对我再三友情提醒过——这两位学生不是省油的灯,谨防出什么乱子。当然,这番说辞绝不是我就可以上纲上线了,再说我也不必小事化大嘛,只是该提醒的时候就要提醒,该抓住的教育机会就尽量体现它的价值。于是,我分别对这两位同学进行交流沟通,从个人习惯到学习状态再到人生追求,在反复强调和深化枯燥乏味甚至让自己都感到反胃的“深刻”道理之后,自己给出了要求:你的言行直接决定着你的去留。当然,自己这句话绝非针对他们两个,而是一视同仁。我想:只要他们还存有求学、求问的心理,那总不至于会沦落到那种非走不可的地步吧,毕竟犯错误的背后还是该持有一颗上进之心的。我是这样期许的,也是这样努力的。在不断往复中寻找着切入点和突破口,为的就是促其醒悟和奋起。这是一份有价值的投入,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期待,而我时刻准备着,也期待着。

时间一路小跑滑到中午,静堂课期间,一部分学生去报告厅参加大合唱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去排练节目了,坐于教室中的学生寥寥无几,显得有些寂寥,更多的一种寂静感。就着这份环境开始翻看吴非的《前方是什么》,不经意间抬头看到王某某同学在笔耕些什么,细看之下是在做某门学科的题目,很是投入以致过滤掉了我的视线,或许根本没注意到我的存在,因为他的倔强和好胜心理,我想这也不难理解和明白他目前的状态。只是,在自己抽回目光的时候多了一份感动和感慨,也许还有类似激动的情愫吧。不管怎么说,他今天的表现是开学以来最为光鲜亮丽的,让我老师无比欣喜和感叹。而另一位赵某某同学依旧认真而听话的休息,依旧是一幅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和老练的姿态,虽然比较过去好了很多,但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即使用基本的标准来衡量也是差强人意的,而同一句话在他身上不曾激起任何的波澜,也许他还没调整好,抑或还没有明确自己的方向和梦想。但即便是同一句话的背景下出现不同梦想的现状,也不能成为妥协自己的最佳借口和充分理由。当然,这样的逻辑绝不是唯一的标尺,但却能起到惊醒某些“睡客”,焉能不用耳?怎么办?还是需要期待和坚守,倘若真的到了无法捍卫“不能少一个”的地步,我想自己也能坦然面对和默默坚持。

教育需要坚守,教育需要思考,教育更需要被关注。反过来说,学生需要被关注,学生应懂得思考,学生必须坚守自己的梦想。其实,教师,教育,学生这之间的关系还是很明朗的,但往往被我们理的很混乱和繁琐,究其原因应该各有“特色”,而如何达到和谐与幸福,我需要去思考和反省,我想其他参与教育行为的人士也该去思考,值得去思考和总结。

于是乎,话不同,梦相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