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沙滩10(长篇小说)
(2023-02-04 17:51:30)
标签:
文化情感小说长篇金色 |
分类: 小说 |
金色沙滩10(长篇小说)
孙柏昌
W3
我回转头来,看到了一张漂亮而丰润的脸。脸上汪着些许悲楚而不乏灿烂的微笑。
我断定,这是一张能够对男人唤起长久渴望与激情的脸。
“我们认识吗?”
她穿着一身灰色套裙,显然不是那个让我脑门触发微热的女人。
“我知道你。”
她操一口说不清是越语还是吴声的带着秀山秀水韵味的江南口音。
“去黑牛城?”
她点点头。
“一起走?”
“他最想见的是您。我还要等人。”
我是第一个在车门前等待“和谐号”靠近站台的。我知道,对于一个即将走向生命终点的人,一秒钟都会显得无限珍贵。任何一个生命离开世界,都不会让我们这个地球旋转得更加轻松。不过,那个人的离开,肯定会让我心灵的星球获得某种轻松和解脱。在《天方夜谭》式的漫长三年中,我曾经无数次诅咒过他。一个此生此世最不想见到他的我,居然成了他死亡时刻最想见到的人。这世界存在着太多的不可理喻的悖谬。
不过,那个女警官柔声细语的呼唤,还是让我起了个绝早,搭乘上第一班“和谐号”。
“你去吧。毕竟是一个将要死去的人的最后愿望。”
妻子那伟大的善良,更让我感激涕零。
出站的地下通道里等候着许多招徕生意的出租车司机。我在那数不清的微笑里选择了一个笑得像哭、尖嘴猴腮的人。我觉得面相不善的人,总是很机灵的,也许还会趁警察不注意或者没有监控摄像的路口闯个红灯什么的。
他脚步匆匆:去哪儿?
我也脚步匆匆:黑牛城。
有快速路吗?
没有。
需要多少时间?
说不准。
那,我找说得准的人。
么玩意儿?
他的脸愈发尖嘴猴腮了。
我必须8点30分赶到。
没问题。
我看了看表,告诉他,提前一分钟加两块钱。
说话算话?
尖嘴猴腮的眼睛很亮。
当然。
我希望与他至少有20分钟的交流时间。
出租车在海河岸边的亭廊画坊中穿行。
张自忠路,曾经的客运码头早已淹没在高耸摩天大厦中了。
42年前那个阳光很好的早晨,当我背着沉重的行囊走下“民主20号”客轮,(这个洋溢着浓烈尿臊味的客船曾经在印尼反华中搭载过归国华侨,退役后又住过第一批海洋石油勘探人的船舶,恐怕早已经过某个钢厂高炉的熊熊烈焰流向不知何方了。)我被这陌生的空气呛得一连打了三个喷嚏。屄养的!什么味?鼻孔里面刚刚被呼出去的尿臊,一下子又被混杂着茅坑、猪圈、油炸丸子、变酸的泔水味填满了。房子又高又怪、拥拥挤挤。许多类似我中学校舍式的洋房。路在何方?鸿顺里。我记得舅父的家。临行时,妈妈咬着牙给他的小弟弟带了2斤白面、5斤苞米面、10斤地瓜面。我向一个脏兮兮的三轮车夫问路。他听不懂我的话。一个挎着篮子脸色惨白的女人边走边鬼鬼祟祟地掀开那块黑色的盖布:“要煮玉米吗?”我一问,她却捂着鼻子飞快地扭着身子远去了。一个中年男人突然凑近的脑袋把我吓了一跳;他的脑袋有一股酱油味:“天津粮票、全国粮票,要么?”一连问了六个人,都没有得到我所需要的答案。那时,我有一种深切的悲哀:我根本不属于这儿。永远!于是,我便在口袋里翻出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已经揉搓得皱皱巴巴的地址。
“你找我算是找对了。我这些年,可在你们这些人身上正经赚了个好钱。社会不公平,犯罪的人就多。探监的人手都挺舍得。嘿嘿,这条路我闭着眼都能开。”
尖嘴猴腮果然机灵有加。他在小街小巷中穿得如鱼得水。
路,豁然开朗。黑牛城近了。
路口,赫然矗立着一个巨大广告牌。一个穿着三点式泳衣的漂亮女孩指着远方:
“金色沙滩,梦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