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东行吟(散文)

(2022-11-23 04:35:36)
标签:

文化

情感

散文

浙江

分类: 散文

浙东行吟(散文)

孙柏昌

 

车行浙东,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农家小楼从窗前闪过。雕栋飞檐,鳞次栉比;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耸立,仿佛在告诉人们:一代老式农民命运的终结和一代新兴农民的崛起。旧梦已很难再寻了。

四十多年前,我也曾羁旅浙东。颓败的茅屋、破旧的毡帽,赤光着脚丫蹒跚于田埂的孩子……总会让人依稀着鲁迅笔下的闺土、华老栓和阿Q什么的。那是一个深秋,田野是一片单调的苍黄;农舍散散落落,于一棵樟树那硕大的伞冠下,于一丛蓊蕤的竹林丛中。偶尔,有一声水牛的哞叫苍凉于野。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江南水乡,是张大千笔下的,也是吴冠中笔下的……荷遮半塘水,竹掩三五家。牧童、横笛、蓑衣、斗笠,云落小溪,鱼跃荷塘,还有那如虹的石拱桥,小桥下,桨声咿呀;小溪两侧,青砖黑瓦的屋舍,错落着别样的风情;滑溜溜的石街上,细雨初润,黑伞下一双赤裸的脚丫吧唧吧唧响得脆生……

那一切已经变得十分遥远了,如同一个无法追回的梦境。

绍兴,东方的威尼斯,记忆中一座座水路码头,河道中泊停着一叶叶乌篷船,如今,已经被一座座耸挺的火柴盒,切割得七零八落了。河塘湖汊,水天苍茫,反而成了某种点缀。我记得,当年我还专门去了绍兴的水运码头,那纵横交错的水路、站点,蛛网般拥簇着水城绍兴。走在光滑的石街,寻找鲁迅先生的故居、三味书屋,仿佛又听到了“笑人齿缺曰……”那琅琅的读书声。

我曾经我一个电视台的记者聊过天,他告诉我,浙东人喜欢造屋,把一座座小楼建造得愈来愈漂亮。当然,也在修建着一座座死魂灵的村庄。

在一幢幢乡村别墅的旁边,你会发现那些同样奢华的只是矮小了许多的另类村庄。山坡、溪畔,随处可见非常讲究的墓葬群。每一座墓大都由小屋、墓空、石碑三部分构成。所有的材料大都是花岗岩或大理石,也有用水泥浇铸的。造型各具特色,很少雷同。那掩映在绿树草丛中的墓葬群,活脱脱就像是那业已湮没的昔日的村庄。据说,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50年后的浙东,就会变成一个死魂灵的世界。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也许再也很难插下一根稻秧了……

这就是浙东。这就是浙东人。愉悦与悲凉,富饶与贫困,文明与愚昧,在这块土地上涂抹着任谁也解不透的图腾。

是的,浙东不再是一首清新、古朴、婉丽的田园诗了;而是一曲真正的雄浑的交响乐,听起来铿锵有力,却并不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