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得不了第一怎么办

(2009-08-09 14:04:10)
标签:

幼儿

竞争

受挫教育

育儿

分类: 幼儿教育

    有比赛就有竞争,有人胜出,有人被淘汰,可是往往胜出的是少数,参与的人越多,将被淘汰的机率越大。不想把残酷的竞争还原成形成受精卵之前,但是确实得承认,孩子一生下来,只要跟外界打交道,总是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地参与竞争。胜出固然荣光,可是受挫了怎么办,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应该有受挫教育?

    近来的经历积累,让我越来越想对这个话题絮絮叨叨。

    先摆几个事实。

    事例一:

    暑假里,编辑部在支援新华书店里的绘本故事屋活动。连着几个周末的上午我都去做义工。来听故事的孩子基本都是3到6岁的孩子,当然是有家长陪伴,每场有孩子20多个。每次活动的最后,也是孩子和家长们期待的时刻。讲故事的老师把手伸进事先备好的抽奖箱里,拿出一个小纸条,缓慢地展开,几十双大大小小的眼睛盯着她念出纸上的名字,意味着叫这个名字的孩子会幸运地得到一本今天讲到的绘本。其他的孩子则会现出悻悻的表情。如果说中奖靠的是运气,那接下来的活动对孩子来说就有竞争的味道。

    接下来,故事老师要评选“今日之星”。让小朋友们说说你认为今天谁听故事的时候表现最好,还要说出原因(比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听讲等等)。结论往往集中在三到五个小朋友身上,当然也包括有小朋友自己选自己的情况。然后故事老师会让被选中的孩子并排站在前面,其余的孩子支持谁,就相应地站在谁的后面。谁后面站的孩子最多,谁就是“今日之星”。获得“今日之星”称号的孩子,书店会给单独拍照,隔日张贴到书店海报栏里,当然还会得到一份特别的小礼物。

    活动结束后,很多孩子既没有抽到奖,也没有被选为“今日之星”。第一次活动之后,我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当场哇哇大哭,家长也很扫兴,本来想买书,只好赶紧领着孩子闪人。书店估计注意到了孩子的受挫情绪,认为这么小的年纪就接受竞争有点残酷,因此,从第二次活动开始,书店给其余什么都没获得的小朋友也发一份小小的纪念品,比如画着喜羊羊的小扇子。情况稍有缓和。而昨天上午的活动我也去了,孩子们仍有失落的情绪,而发纪念品的时候,有的孩子嚷嚷着,我不要喜羊羊,我要有美羊羊的。讲故事的老师很无奈,拿着话筒说,那好吧,要么要,要么不要,现在只有喜羊羊的了。孩子很生气地扭头走了,故事老师很无奈的把那把有喜羊羊的小扇子纪念品递给她的妈妈。

    事例二:

    周五下午听南京一幼的马老师的讲座,她讲了一个发生在她自己班上的故事。

    班里举行讲故事比赛。小朋友们讲完故事后,大家记名投票选举故事大王,故事大王只有一个。投票过程很像民主选举,小朋友们进行得有模有样,唱票、写正字、监票的各有分工。有个小男孩以为大家都会选他,结果他一票都没有,当场哇哇大哭。

    小男孩的妈妈很担心,知道后向马老师求救,说这样的竞争对孩子太残酷了。马老师安慰男孩妈妈说,落选可能也是好事,你应该告诉他之后该怎么办。争取下一次表现得有进步,这次落选并不代表以后也落选。这是一次很好的接受挫折的机会,这也是我们班举办这次活动的一个目的,孩子应该提早有这种心理准备,不然以后上小学、中学、大学......处处都会有竞争呀,难保不受挫?我们以后还会举行讲故事比赛,你应该鼓励孩子为下次表现更好而努力,当然,自然孩子养成爱读书爱思考爱表达的好习惯。

    果然,小男孩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非常努力,经常在家主动给妈妈讲绘本故事,跟妈妈讨论好的讲故事的方法。第二次讲故事开始了,小男孩讲《金老爷买钟》,他跟马老师说,我画了几幅小画,把它们贴到转动黑板上,我讲故事的时候,您站在我后面帮我转动黑板上的画面好不好?马老师同意了。小男孩还跟同学们说,我讲故事的时候会穿插问小问题,大家仔细听,答对了会有小奖品(橡皮擦、小贴纸之类的)。黑板上贴的是他要跟小朋友们互动的问题,他画了各种形状的钟,让小朋友们回答这些钟分别出现在书中什么地方。呵呵,整个讲故事过程中,大家气氛非常活跃,等投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获得了全票,成了这次比赛的故事大王。

    事例三:

    昨晚正好看了电影频道的一个片子,估计算是美国的青少年励志片,叫《阿基拉和拼字大赛》。

    阿基拉是一个11岁的单亲黑人女孩,不乖巧,成长环境很差,母亲对她漠不关心,同时她上了一个连厕所门坏了都换不起的穷学校,学习成绩差,经常逃课。唯一不同的是她迷恋拼字游戏,就是很类似英文单词拼写的游戏,有惊人的拼字天赋,这种兴趣是在5岁的时候激发出来的。为了减轻减轻对父亲的思念,她执着地练习拼字,并感受到父亲的支持。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上看到了全国拼字大赛直播,可在母亲阻止下没有看完。校长发现了阿基拉的拼字天赋,举办拼字比赛,目的让胜出的阿基拉代表学校参加拼字州赛以及全国大赛,为学校争光。在一位闲居在当地的英文教授拉勒比的教导和众多好友的帮助下,她稳夺了全国拼字比赛的冠军。

    影片中有几个细节很让人深思。

    阿基拉的妈妈一开始很反对女儿拼字,她认为这是游戏,会耽误了女儿学习。所以阿基拉在备赛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瞒着妈妈去教授那进行学习。当她发现的时候,阿基拉已经站在拼字州赛的赛台上。她强行将阿基拉拉到幕后训斥,校长和教授的出现才让她感觉到女儿着迷的不是一种游戏。同意阿基拉接着比赛但是要她自己接受说谎的惩罚——连做两个月的家务。女儿走后,她很感谢教授的帮助。

    阿基拉在备赛前承受不住名气巨大带来的压力——整天的上镜采访还有好朋友们的远离,还有教授的误解终止辅导,她想放弃比赛。阿基拉的妈妈和她的对话意味深长。这位妈妈说,妈妈差一点能做医生,你信吗?“我上了大学学医,但没有坚持学完,放弃了,没有做成医生......妈妈在你第一次看到你看拼字大赛电视直播的时候,我反对因为我知道这种比赛冠军只有一个,而其余的人都要接受失败。你想做就去做,妈妈可以给你当教练,你认识的人都可以给你当教练。”阿基拉的妈妈让她知道了比赛有胜有败,要坦然接受现实,而也间接鼓励和祝福女儿,让她自己去选择。

    电影中,连续两年是全国比赛第二名的赵迪伦,是阿基拉的最大竞争对手,迪伦有一位严酷的视冠军为一切的父亲,阿基拉几次暗中看到迪伦遭父亲训斥的场面。在冠军将要到手的时候,阿基拉故意说错单词,想把冠军让给迪伦。显然,这个时候,她已经懂得了得不得冠军并不重要,她更担心如果不能得冠军迪伦会无法面对父亲。而迪伦也意识到对手的故意谦让,也故意说错,结果电影安排了可以有并列冠军,来了个完美大结局。

   影片中还有另一个小男孩,是阿基拉的朋友,让人印象深刻。他这次比赛得了第五,他的父母亲切地给他拥抱,说孩子你真棒。小男孩说我去年第12今年第五,明年会更好!这对父子跟赵迪伦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个例子说完了,我反而觉得自己接着没有必要多说了。家长和老师们有什么样的观念和行为,自然会影响到孩子,影响到他们今后面对或平淡或坎坷的人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竞争和受挫都无法避免,只有让孩子有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才能在竞争中完美展现自我!做到最好固然好,没有最好,每次争取更好,不是也很好吗?有时候受挫反而学到的和经历的更多,成长得更快!终究想来,孩子得不得第一不重要,比这重要的东西太多太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