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医学界叱咤风云的吴英恺院士

标签:
难以超越的两院院士 |
分类: 杂谈 |
近代在中国医学领域中有一位值得大家赞颂的医学大家——吴英恺院士。每当听到心胸外科的专家们娓娓道来的战绩,总令人想起在心血管病防治领域令中国医生骄傲的心胸外科先驱,他在中国组建了五个外科中心、三所知名医院的创始人吴英恺院士。1985年他还主编了第一部由12国的150余名专家撰写的《国际心胸外科实践》,关键是在80年前他开胸的战绩令世人称赞,在西医领域能够得到西方医生认可的中国医生寥寥无几,更值得提及的是吴英恺院士是我国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奠基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心肺血管中心(安贞医院)启动了著名的16个省市区570万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监测(MONIKA方案)工作,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
1990年10月27日我做的“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病实验研究”通过了河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组组长是河北省医科院研究员张鸿修教授。几天后张教授带我去北京的京西宾馆参加了“全国心血管病防治会议”时吴英恺院士到会看望大家,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吴老。会议期间一百多人在宾馆的大院里合影后大家又纷纷站在吴老身边与吴老合影,吴老穿着黑色的呢子大衣站在那里幽默的跟大家开着玩笑说“照一次相收5块钱能把饭费省下了。”张鸿修教授指着我向吴老介绍说“这是我们河北的后起之秀。”随后我们一起合影。
1996年10月我到安贞医院参加了吴英恺院士召开的“多省市心血管病流行与防治会议”,见到了西方的同行给吴老赠送的半身铜像,铜像底座上写着“中国心胸外科的先驱吴英恺教授诞辰八十六周年”。晚上我和张教授在走廊里见到了吴老,吴老向我了解当时高血压防治与微机管理的情况。后来我知道了吴老行医70年坎坷的历程。再后来知道了为什么吴老在会议上强调要在2000年前全国要建立200家像秦皇岛这样的中国高血压联盟工作中心,到2005年再建200家,到2010年再建200家,全国要建立600家工作中心解决全国人民高血压心血管病防治问题的远大目标。

当年不知吴老是从哪听说了我在基层医院搞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困境,亲笔给交通部领导写信希望得到帮助。而且,多次写信鼓励我“为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胆子大一些,办法多一些……”
2001年6月我到吴老家用小录放机播放了1996年10月他在安贞会议提出的全国建立600家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目标的录音。我向他汇报说已经建立了200多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的情况并准备10月份在辽宁省鞍山召开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建设的会议,吴老高兴地说很想到我们的会议上看望代表们,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有关部门已经不同意他出北京了。那天吴老和老伴儿把我送到门口还送给了我一本他撰写的行医回忆录《学医 行医 传医70年》(1927-1997)。吴老为2001年的高血压防治网点会议题词。在2002年3月又为我们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建设十周年的会议题词。
应该说,吴英恺院士一生在国内建立了天津、重庆的外科中心(建国前),在北京组建了3所知名医院的战绩至今在医学界无人能超越,如今吴老已经离开我们20年了,我一直珍藏着当年的《健康报》第一版那整版的《长河落日》文章,见证着吴老开创的我国心胸外科的足迹,也希望那些功名成就的心胸外科学子们在讲座的时候介绍一句这位在国内外心胸外科叱咤风云半个世纪,力挺我国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建设的医学老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