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血压值”可将国人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一半以上

标签:
高血压患者好自为之 |
分类: 为医疗事业创新 |
“身高血压值”可将国人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一半以上
众所周知,高血压引发心、脑、肾、眼血管病。早年我国执行的高血压标准是160/95毫米汞柱,1998年开始执行140/90毫米汞柱。20多年过去了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没有下降的趋势。 



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血压下降的前景做了预测,较小降压10/5及较大降压20/10的绝对疗效可以使每1000名高血压病人一年防治心血管病事件分别为:5-10,9-17人。 

1992-2002我院入网治疗高血压患者一万名,创下了国内外高血压治疗与微机管理患者最高纪录。同时节选了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为《WHL.NEWSLETTER
51/1997》撰写的“中国秦皇岛......”

将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10-20毫米汞柱可减少10-17例心血管病事件的内容印在了纪念卡的背面。同时,还加印了2021年中国两院院士吴英恺为第四届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会议的题词。
遗憾的是,20多年过去我国的心血管病事件还在“井喷”,大家为了降低1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争论不休。
2008年我提出的“身高血压值标准”(2008年3月31日《健康报》《高血压前期应该用药》)用基本物理学对高血压标准个体化的修订颠覆了国际高血压标准并于2011年4月17日应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的邀请在国家会议中心介绍了身高血压值并展示了4米08高度的“身高血压值标准挂图”,使代表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身高血压值实际应用的价值。
如果不见到水银血压计300毫米汞柱还原的这张图,任何医生不可能想象出1896年诞生在西方的水银台式血压计表示的心脏射血高度,更不会想象出这张挂图会出现在中国的国家会议中心。假如这张图挂在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议中心传回到国内都会在学术界一石激起千层浪的。 



2017年我撰写了《身高血压值在心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的文章 (2017年6月刊《世界最新医学文摘》),用实际工作中观察到的心脏猝死明显下降的实例论证了身高血压值标准的可行性并撰写了《用身高血压值修订140毫米汞柱》、《如何开展身高血压值的健康教育》、《用身高血压值进行健康教育》(2017年9月刊《世界最新医学文摘》)的文章启发大家走出学子之争。
国内外心血管病防治工作都失败在亿万高血压人都执行1米90身高14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上,且,积重难返。
关键词:身高血压值
心血管病死亡率












前一篇:医生和专家们都在努力降血压
后一篇:纪念医学界叱咤风云的吴英恺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