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压250被推回病房的人
2023-07-01 13:38:31
标签: 推出手术室的荒唐事
“医生好!我母亲今年59岁,因为血压高每天吃一粒“代文”,吃了2年多,中间偶尔量血压160/110。因为她得了泌尿系的肿瘤怀疑可能是恶性的,前几天带她去外地医院做手术,进手术室后血压高到了250被推回了病房,医生说等回家把血压降下来再回去做手术。我从网上查到您的情况,您能帮助我们一下吗?”
“我的手机号就是微信号,您先加一下,把病情介绍一下。如果有验血、验尿和其他检查的结果也发过来。您母亲的身高、体重是多少?”在咱这降血压小事一桩,250毫米汞柱的血压得排到610人以后。咱正琢磨着该入伏的天哪还有降不下来的高血压呢,电话到了。
“她1米63,体重125斤。我们6月22日回到当地医院住院后高压180,低压110。当天吃了沙库巴曲缬沙坦片、非洛地平片一天2次,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每天1次。吃药后血压降到了160/109,脉搏55次。前天早晨高压160,低压 90多,吃药后血压降到130,低压80多。昨天早晨高压160多,低压80多。每天都差不多这样。今天早晨高压是172,低压是95,三种药各吃一粒。两个小时后血压130多,80多,下午6点量的血压169,低压90......
“肺部CT平扫结果是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肾上腺CT平扫+三维重建结果双侧肾上腺CT平扫未见异常。心脏彩超结果是主动脉反流(中)。双肾动脉彩超结果未见明显异常。验尿有红血球,其他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您快递过来的药刚收到,我们现在开始吃吗?”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回家乡能住进做这些检查的医院也不是小医院。本来降血压是很简单的事情,可因为血压降不下来从手术室推出来终止手术的病例总能遇到。我将服药的服用方法用微信发过去,远程指导一下就行了。像这种情况在咱们国内随便找个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30年前就会处理好这种情况,现在连村里的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医生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也是信心满满的。遗憾的是这位患者的家乡现在还没有咱们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
“药都按照您说的1/4片、1/8片全吃了一遍,现在高压118,低压63,脉率61......2个小时后高压降到109,
低压71,脉率每分钟56次。6个小时后高压降到96,低压57,脉搏52......您看现在已经是6个小时该吃下一顿降压药了,我还给她吃吗?”这种情况只能停服一次降压药了。当然,这么多年患者每夜都要去好几次厕所,现在总算睡了一整宿好觉,这就是属于对NAH降压方案极度敏感的患者。一天几分钱的降压药就解决了患者需要手术的“燃眉之急”。
次日患者的血压120/80,脉搏65次/分。我就说么,从1988年用上NAH降压技术咱就没遇到过降不下来的高血压。告诉患者家属现在可以到外地再预约手术了。当然,出门有高铁,这几百里路不算啥。前几年一位大庆到南方S市做眼科手术的患者就因为血压高被推出手术室的咱也是这么给解决的。但愿将来咱们的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多一些,总不至于让高血压患者为了血压高这点小事几百里几千里的奔波。
2002年在石家庄开会时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说一位美国的慈善家想对非洲的高血压患者做点慈善的事,提出可以给非洲高血压患者提供降压药,前提是每人每天的治疗费不超过8美分。刘力生教授问我NAH降压方案每天的药费是多少?咱这降压方案一天哪用得了8美分,8分钱人民币就够了。为此,我在2002年8月8日《健康报》发表了《一亿高血压患者与用药的经济底线》的文章。
2005年9月19日《健康报》刊登了《“拿来主义”——临床思路的一个重要转变》的文章,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他们对咱们的NAH降压技术“拿来就用,用了就见效”。一位自治区政协的领导去农村实地考察医疗情况,村民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甚是满意,对降压药“一天才8分钱”的消费更是满意。这位领导在会议上谈及此事,科技厅、卫生厅、宁夏医科大学的领导当即决定三方组成NAH降压技术推广小组,由博士研究生带队扩大推广范围。
咱们的NAH降压技术除用了硝苯地平、阿替洛尔、氢氯噻嗪这些挣不着钱老掉牙不受人待见的降压药和麻烦的用药方法以外没啥大的毛病。难怪吴阶平、吴英恺等老一辈顶级医学专家们力挺NAH这一降压技术,卫生部还将这一降压适宜卫生技术纳入全国推广计划,毕竟那“姜还是老的辣”《能降压才是硬道理》(2005年12月19日《健康报》)。
再说了,如果医生们都学会应用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都知道了采用“身高血压值标准”早防早治高血压,大医院哪还会干出关键时刻掉链子,因为血压高就终止了手术把排了数日的病人从手术室里推出来劝回家去降血压这么荒唐的事情。医学进展了几十年的5G年代,几亿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标准还停留在学术界顶礼膜拜外国死人生前的一个血压平均数值上,只承认用“长效降压药”的水平上。
术前血压250被推回病房的人
“医生好!我母亲今年59岁,因为血压高每天吃一粒“代文”,吃了2年多,中间偶尔量血压160/110。因为她得了泌尿系的肿瘤怀疑可能是恶性的,前几天带她去外地医院做手术,进手术室后血压高到了250被推回了病房,医生说等回家把血压降下来再回去做手术。我从网上查到您的情况,您能帮助我们一下吗?”
“我的手机号就是微信号,您先加一下,把病情介绍一下。如果有验血、验尿和其他检查的结果也发过来。您母亲的身高、体重是多少?”在咱这降血压小事一桩,250毫米汞柱的血压得排到610人以后。咱正琢磨着该入伏的天哪还有降不下来的高血压呢,电话到了。
“她1米63,体重125斤。我们6月22日回到当地医院住院后高压180,低压110。当天吃了沙库巴曲缬沙坦片、非洛地平片一天2次,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每天1次。吃药后血压降到了160/109,脉搏55次。前天早晨高压160,低压 90多,吃药后血压降到130,低压80多。昨天早晨高压160多,低压80多。每天都差不多这样。今天早晨高压是172,低压是95,三种药各吃一粒。两个小时后血压130多,80多,下午6点量的血压169,低压90......
“肺部CT平扫结果是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肾上腺CT平扫+三维重建结果双侧肾上腺CT平扫未见异常。心脏彩超结果是主动脉反流(中)。双肾动脉彩超结果未见明显异常。验尿有红血球,其他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您快递过来的药刚收到,我们现在开始吃吗?”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回家乡能住进做这些检查的医院也不是小医院。本来降血压是很简单的事情,可因为血压降不下来从手术室推出来终止手术的病例总能遇到。我将服药的服用方法用微信发过去,远程指导一下就行了。像这种情况在咱们国内随便找个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30年前就会处理好这种情况,现在连村里的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医生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也是信心满满的。遗憾的是这位患者的家乡现在还没有咱们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
“药都按照您说的1/4片、1/8片全吃了一遍,现在高压118,低压63,脉率61......2个小时后高压降到109, 低压71,脉率每分钟56次。6个小时后高压降到96,低压57,脉搏52......您看现在已经是6个小时该吃下一顿降压药了,我还给她吃吗?”这种情况只能停服一次降压药了。当然,这么多年患者每夜都要去好几次厕所,现在总算睡了一整宿好觉,这就是属于对NAH降压方案极度敏感的患者。一天几分钱的降压药就解决了患者需要手术的“燃眉之急”。
次日患者的血压120/80,脉搏65次/分。我就说么,从1988年用上NAH降压技术咱就没遇到过降不下来的高血压。告诉患者家属现在可以到外地再预约手术了。当然,出门有高铁,这几百里路不算啥。前几年一位大庆到南方S市做眼科手术的患者就因为血压高被推出手术室的咱也是这么给解决的。但愿将来咱们的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多一些,总不至于让高血压患者为了血压高这点小事几百里几千里的奔波。
2002年在石家庄开会时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说一位美国的慈善家想对非洲的高血压患者做点慈善的事,提出可以给非洲高血压患者提供降压药,前提是每人每天的治疗费不超过8美分。刘力生教授问我NAH降压方案每天的药费是多少?咱这降压方案一天哪用得了8美分,8分钱人民币就够了。为此,我在2002年8月8日《健康报》发表了《一亿高血压患者与用药的经济底线》的文章。
2005年9月19日《健康报》刊登了《“拿来主义”——临床思路的一个重要转变》的文章,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他们对咱们的NAH降压技术“拿来就用,用了就见效”。一位自治区政协的领导去农村实地考察医疗情况,村民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甚是满意,对降压药“一天才8分钱”的消费更是满意。这位领导在会议上谈及此事,科技厅、卫生厅、宁夏医科大学的领导当即决定三方组成NAH降压技术推广小组,由博士研究生带队扩大推广范围。
咱们的NAH降压技术除用了硝苯地平、阿替洛尔、氢氯噻嗪这些挣不着钱老掉牙不受人待见的降压药和麻烦的用药方法以外没啥大的毛病。难怪吴阶平、吴英恺等老一辈顶级医学专家们力挺NAH这一降压技术,卫生部还将这一降压适宜卫生技术纳入全国推广计划,毕竟那“姜还是老的辣”《能降压才是硬道理》(2005年12月19日《健康报》)。
再说了,如果医生们都学会应用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都知道了采用“身高血压值标准”早防早治高血压,大医院哪还会干出关键时刻掉链子,因为血压高就终止了手术把排了数日的病人从手术室里推出来劝回家去降血压这么荒唐的事情。医学进展了几十年的5G年代,几亿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标准还停留在学术界顶礼膜拜外国死人生前的一个血压平均数值上,只承认用“长效降压药”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