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对外交流的降血压技术(2)

2023-06-26 14:13:17
标签: 学好用好nah降压技术

    1993年我将NAH降压技术相关的《浅谈高血压病一年防治效果的评分方法》论文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1994年将NAH降压技术相关的《介绍一种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论文发表在《心肺血管杂志》,将《NAH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论文发表在《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无论从降压技术与微机管理的层面都是在国内外降压领域领先的降压适宜卫生技术。1995年初获悉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要出席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我联系了刘力生主席得到了会议组委会的联系方式,随即将三篇学术论文发给了组委会。

    “我们几个国家的评委传阅了你的文章,认为你的发言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了,你被我们热情的邀请参加这次会议。由于我们的会议经费不足,希望你向本国政府申请旅行赞助。如果得不到赞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为了你能参加这次会议我们愿意帮助您做一切事情。”

    1995年6月21-24日我在渥太华参加了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刘国仗教授,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俞顺章院长也参加了那次会议。

    1996年8月,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专程到秦皇岛参加了“中国高血压联盟秦皇岛协作中心市区工作站”的揭牌仪式。同年9月1日《健康报》周寰记者发表了《高血压人群防治的一个可行方案》文章介绍了这次揭牌活动,同时介绍了我们应用的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那段时间包括一些教学医院的代表也前来现场考察我们的工作,有些地方的代表提出引进我们的NAH降压治疗技术并提出也想建立当地的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经中国高血压联盟总部的批准备案后安排医务人员参加NAH高血压防治微机程序的使用,从那时起,我们迎来了全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建设的高潮。

    1996年10月中国两院院士吴英恺教授邀请我参加了在北京安贞医院召开的多省市心血管病流行与防治会议。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Peter教授介绍了大样本医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后我介绍了NAH高血压防治与微机管理的适宜卫生技术的应用,吴兆苏教授帮助我展开了标有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的全国地图,我向代表们介绍了当时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建设工作。随后,洪昭光教授作了人群心血管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吴老在做会议总结发言时提出到“2010年全国建立600家像秦皇岛这样的中国高血压联盟工作中心,解决全国人民的高血压防治问题。”

    1997年7月22-25日,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和河北省心脑肺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联合召开了“全国微机管理NAH治疗高血压成果推广及经验交流会”,为各地的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浙江省心防办的同志也观摩了这次会议。

    1997年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为《WHL.NEWSLETTER 51/1997》撰稿时提到“The Chinese Hypertension League(CHL) advanced the  organization to a new stage. Qinhuangdao city developed computer systems to follow up hypertensive patients.”

    1998年7月我们召开了第一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中国高血压联盟总部、《高血压杂志》社代表一行五人参加了会议。8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的工作情况。华北石油采一医院、扬州协作中心、郑州纺织厂职工医院、内蒙古通辽市卫生防疫站、河南省温县城关医院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使用NAH降压治疗技术取得的成功经验。会后《高血压杂志》以《微机管理高血压网点工作会议纪实》为题报道了会议情况。

    1998年10月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健康报》记者向我约稿介绍当时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的建设情况。当时的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少,仅限于新疆、内蒙、黑龙江、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四川、重庆、甘肃、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北京等地。我画了一张网点建设的示意图经邮电局传真给《健康报》社,编辑为示意图加了标题——“让高血压微机管理防治网点布遍全国”。并且,将这张图作为了1998年10月3日“全国高血压日”专版的报头。正是这张图日后成为了《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建设万里行培训教材》第1-8册的封面,激励着全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医生走出学子之争,为每一位高血压患者放飞希望。

    1999年10月我们在天津南开区会议厅召开了全国第二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天津南开区领导到会祝贺。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代表到会祝贺。会议前我们去北京请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因她在北京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未能前来,她为我们的会议签发了贺信。天津医学院二附属医院心脏科黄体钢博士生导师为代表们作了专题报告。

    2000年10月我们在山西忻州市召开了全国第三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会议评选出了福建南平工作中心余天泰、内蒙古巴林左旗工作中心魏桂珍、北京密云工作中心李进发、天津南开区工作中心左红、河北省石家庄工作中心梁振宇、山西省忻州工作中心王虎成、山东省苍山工作中心赵世杰、青海省西宁工作中心陈礡、山东省德州工作中心王书明、江苏省泰州工作中心周学富、山西省临汾工作中心邰迎东等同志为全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先进个人。

    2001年10月我们在辽宁鞍山市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中国两院院士,91岁高龄的吴英恺教授为会议题词:谨祝第四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成果!祝愿各地同道深入基层送医送药送预防保健科普知识到千家万户。国家卫生部疾控司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处孔灵芝处长专程到会祝贺。来自新疆、内蒙、广西等省的一百多名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的医生交流了工作情况。2001年10月11日《健康报》周寰记者以《普查 处方 追踪 评估——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铺向全国基层》为题报道了会议情况。截止到当年,全国27个省区已经建立了225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覆盖人群超过了200万人口。

    2002年7月10日是NAH高血压防治微机程序通过鉴定的纪念日,我们在秦皇岛市迎宾大厦举办了全国第五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吴阶平为会议题词:“高血压病影响全身 综合防治效果佳良 控制疾病自我保健 普及知识依靠人民。”中国两院院士吴英恺为会议题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估计全国高血压患者在一亿左右,防治任务十分繁重。重在普及、贵在坚持,医务工作者要与广大群众结合互动。微机网络是一大有利措施,祝全国高血压防治加快发展,满足全国人民保健的需要。

    河北省科技厅穆铁学副厅长到会祝贺。河北省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张鸿修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黄体钢博士生导师、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教授到会为代表做专题报告。为了推动全国的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我个人捐款并筹集资金共75,000元购买了75台微机捐给了大西北等地的贫困地区开展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2002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七十五个贫困县将得到医疗帮助》介绍了我们的工作。

    2002年我在《健康报》上看到了国家卫生部向全国征集先进、成熟、安全有效及经济的,能适合县级(含县级)农村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使用,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使用两年以上,取得良好效果的适宜卫生技术(《卫生部文件》卫科教发【2001】193号)。为了实现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由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1998年10月3日《健康报》《实现六个转变 控制高血压病》),由河北省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张鸿修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黄体钢博士生导师的推荐、经河北省卫生厅批准,我提交了《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医药卫生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申请书》。

    2002年11月23日,国家卫生部疾控司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慢病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讨会”,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慢病防治的领导全部到会,会议安排我作了55分钟的“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介绍。会议期间我与多省市负责慢病防治的领导联系安排“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在各地推广的日程。

    2003年10月8日,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纳入到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适宜卫生技术在全国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3】17号),当月我们就在石家庄和秦皇岛组织了两场推广会议。卫生部科教司科教处刘晓波处长参加了在石家庄召开的首场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会。刘晓波处长说,在医学界我们能拿出来和国外进行交流的医学技术不多,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在后续的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推广过程中,我们为各省市的学员办理了国家I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卫生部疾控局孔灵芝副局长还参与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宁夏、福建等省市自治区推广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的工作。

    2007年2月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计生委四部门联动,首次把向农村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展了全国“一盘棋”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该项研究中特别提出了在“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方案”的应用中给 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2007年4月19日《健康报》《为农民健康撑起一片天》)。

   如今35年过去了,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在人群高血压防治领域从降压效果、高血压人群管理的模式都仍然处于领先的地位。只有学好、用好国家卫生部推广的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才能为亿万高血压患者放飞希望。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