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及"身高血压值"标准势在必行

(2022-11-07 15:03:17)
标签:

普及身高血压值

分类: 杂谈
普及"身高血压值"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血压标准  150毫米汞柱  危险度
    “隔行如隔山”。由于身高的物理学指标差异和家族遗传因素引发的血压差异未引起统计学家的关注,所以,在人类早期高血压标准制定的方面存在了很多的隐患,只是满足了保险公司减少理赔的需求。问题是早年的医生未认真核实混杂因子的确定,“拿来主义”盲目的将增加保险赔偿金的标准引入到了医学领域而一错再错。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一百多年来医学界不研究改进降压技术而将控制不住的血压分成了1级、2级、3级高血压来彰显医学研究的严谨性,结果使人群心血管病防治误入了歧途。
    受西方医学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影响,1979年郑州会议制定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1979-1985规划》中参考了西方人对血压的测定方法和诊断的标准、治疗的效果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至今高血压的分级标准、转诊的标准包括《指南》的制定还都受其影响。为了使之通俗易懂我们在高血压防治微机程序的编制过程中还专门制定了双位积分法解决了人机界面友好的问题。
普及"身高血压值"标准势在必行
    如今几十年过去,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将高血压标准制定的更加人性化。在我们的工作中发生了150毫米汞柱半小时后的心脏猝死情况提示我们用“身高血压值标准”衡量患者的血压水平,淘汰学术上的血压分级势在必行。
普及"身高血压值"标准势在必行
    20年前一位82岁的高血压患者因上腹不适在家人的陪伴下自己走进诊室,血压152/82,心电图显示下壁心肌梗死立即经急诊科收入院,20分钟后心脏猝死离世。我们对2016年心脏猝死的53例患者进行调查时发现一例83岁患者离世前20分钟自测了血压并告诉他老伴量的血压是150/80的病例。在河南、河北进行NAH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曾发现了几例40-60岁有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血压在140-160毫米汞柱,问题是,他们的血压并没有达到令人恐惧的180毫米汞柱,除一例症状明显速转三甲医院行支架术外其它自觉症状不典型,经溶栓治疗后转危为安。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会发生每天1500人心脏猝死的现象了。我们将血压分为1、2、3级,除了学术交流方便外,每一级对应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是多少很难说清。根据这些急性心肌梗死事件至少说明了血压的分级没有实际意义。如果用身高血压值标准计算,他们每个人每天心脏超负荷的量至少都将几百公斤或几千公斤的血液多举高了1米。
    所以,执行14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都是在危险的边缘。患者们可以不知道这些风险,但医生们必须要知道这些风险并转告给患者。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医生都不知道患者的心脏风险让我们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如此被动。甚至有人在网上宣传老年人血压可以达到1998年之前16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高血压标准,这样,患者将更加危险。
普及"身高血压值"标准势在必行

          2008年3月1日《健康报》
    2008年3月1日我在《健康报》发表《循证实践  能做得更好》文章中,希望高血压患者改变不拖重了不看病的习惯。避免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就诊比例“1:30:60”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女性患者就医过晚的现象发生。
    由于医学界对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认知的僵化,在体检模块结论中往往会有延迟病情治疗的人为因素,好在血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的所有患者都已经出现了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心脏瓣膜返流等情况,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们都会给予扩冠治疗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而这些药往往就是长期被降压药排斥在外的有降压作用的硝酸盐类的降压药物歪打正着。假如医生们明白这一过程而增加其它类降压药的使用结果会更加理想。遗憾的是,知者甚少。所以,普及“身高血压值标准”尤为重要。  
    如果高血压患者能明白身高血压值标准和150毫米汞柱就可出现心脏猝死的情况绝不会听从医生们劝告等到14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到来才治疗。
    如果医生能明白身高血压值标准和150毫米汞柱就可出现心脏猝死的情况绝不会让中国每年400万人全军覆没,自己人也在劫难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