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复方降压药降压过时了?关键词:小剂量联合用药
微机管理
“医生好!我现在吃的是复方的进口降压药,但血压总在140/95左右,总感觉不舒服,体检的心电图是供血不足。您说我还要加点什么降压药吗?”
“服用复方降压药没有错,但是,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组方,即便是现在全世界的降压治疗都在一个大框架下进行着多种降压药、多种剂量的排列组合,只是要根据血压的变化经过反复的调整剂量才能寻找到患者最合适的用药种类和剂量。即,复方降压药。否则,直接用某种复方降压制剂不可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而且,寻找每位高血压患者用药的种类和剂量的过程是需要微机参与的系统工程。没有这一过程就只能使用过去西方传统的‘按照一般人减轻痛苦的平均剂量’用看似省事的用药方式来控制高血压了。”
“我买了好多的药呢,因为这是处方药,每次购买都得托人,挺费劲的,如果换了药浪费了岂不可惜,挺贵的呢。”
“从您服用那个复方降压药的效果看是不好的,连最基本的140/90降压标准都没达到。再者,那些复方的降压药大都是由两类降压药组成的,我先用其它类的降压药替换一下,或许还可以一起用上,船使八面风么。”
早年的复方降压药年代:
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有了用肼苯哒嗪、巴厘麻降血压的报道。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后来人们想出了面面俱到的“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降压片”“牛黄降压片”......,应该说都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缓释片、控释片的一些新的复方降压药问世,早年复方降压片的霸主地位发生了动摇。而且,西方国家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也曾提出了“固定剂量联合用药,例如,氢氯噻嗪每日6.25毫克,可以增加其它降压药的疗效减少副作用(LNC
VI)。”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看似简的几类降压药应用起来众口难调。这样就逼着各个国家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不断地修订。最后还是一线对千线,所以,为每个高血压患者建立微机病历跟踪药物治疗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国家1988年-1992年就完成的“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技术在1995年就被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邀请在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交流,这项降压技术2003年10月8日纳入国家卫生部向全国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的降压适宜卫生技术至今在我国的高血压防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用复方降压药过时了吗?
在高血压的治疗领域,似乎对过去的复方降压药都持否认的态度。实际上我们总体思路还是在药品的复方降压的框架中。例如过去提倡的降压六边形用药,后来因特拉唑嗪易引起立位性低血压被剔除成五边形用药,再到2021年的九类用药模式(2021年9月刊《医师在线》《用九类降压药及微机管理应对难治性高血压》)都体现出了复方用药的模式。即便是2008年美国医生推出的世界首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指南》也是将3种、4种以上降压药联合用药。所以,我国在降压领域小剂量联合用药阶梯式平稳降压微机管理的模式永不过时。只是很多的人至今摆脱不了过去旧的降压理念,至今没有接触到这种国际领先的降压治疗模式,总在降压药的更新方面寻找出路,殊不知有的国家在上个世纪末就停止了新型降压药研发,原因很简单——降压药种类全了。我们医生要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每位高血压患者用药的种类和剂量而已。而微机在高血压防治领域中的应用才能使人尽其才。万变不离其宗——能降压才是硬道理。
————————
患者次日的血压112/78,脉搏64次/分。
每位高血压患者用药的种类和剂量要经过反复的各种降压药物剂量的反复调整,连续的治疗才能找到患者用药的种类和剂量,这正是对高血压微机管理的优势所在。用流行病学调查的大数据,丰富的临床经验乃至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查报告结果来应对高血压的门诊治疗是收不到理想效果的。所以,用微机辅助随访高血压患者是现代唯一的治疗与管理方法。而且,1997年我们的降压与管理模式就被载入《WHL.NEWSLETTER
51/1997》《世界高血压联盟通讯》,现在是“门缝吹喇叭”西方人知道但国内很多的人不知道而已。
医生不知道降压适宜卫生技术就存在治疗的盲目性,患者不知道降压适宜卫生技术就发生了连年心血管病事件“井喷”。问题是,20多年过去了涛声依旧。2003年10月8日就纳入国家卫生部推广的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降压适宜卫生技术,现在农村卫生院不知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知道。但是,长效降压药妇孺皆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