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管理技术相关的专家(1)
(2022-07-09 00:15:19)
标签:
高血压防治技术微机管理30周年 |
分类: 为医疗事业创新 |
与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管理技术相关的专家(1)
1988年- 1992年我们完成的“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中的推广应用”降血压的适宜卫生技术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即NAH降压基础实验研究和微机程序的开发。基础实验“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病实验研究”是1990年通过了专家鉴定(阶段性成果鉴定)的。鉴定意见:
1990年10月27日由河北省科委主持对交通部秦皇岛港务局港口医院的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病实验研究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设计严谨,资料齐全。统计数字可靠,科学性较强。NAH价格低廉,药物易得,剂量小,副作用少。实行个体化治疗的降压效疗效肯定而满意,使高血压引起的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也是可信的。认为该项研究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河北省领先,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推广使用,并建议申报科技进步奖。
鉴定组组长:张鸿修
鉴定组组长:都本洁
“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病实验研究”是硝苯地平、阿替洛尔、氢氯噻嗪3类降压药的代表药组成的降压黄金搭档,扭转了难治性高血压失控的被动局面,开启了小剂量联合用药阶梯式平稳降压的新时代。30年来面对难治性高血压屡立战功。
“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在国际上首次将中国首创的小剂量阶梯式联合用药的治疗技术引入到了微机程序中辅助临床的医生完成对人群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参见《WHL.NEWSLETTER
51/97》《News from the Chinese Hyperten
League》《世界高血压联盟通讯》)。
1993年5月在威海召开的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我用NAH降压微机程序彩色幻灯片向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做了介绍,并将NAH高血压防治程序赠送给了威海驻军医院。由于这项技术涉及到临床流行病学,我向北京阜外医院流行病学专家吴锡桂教授发信通报了情况,同年6月她约我带着NAH高血压防治微机程序软件专程到阜外医院,我向吴锡桂教授和周北凡教授做了微机程序的演示,介绍了该软件与流行病学相关的资料处理部分。 将高血压实现微机管理后必须解决的流行病学评估的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征得了流行病学专家首肯。1993年10月,我用扁担挑着主机、显示器参加了全国第四届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并为代表们现场演示了NAH高血压防治程序,吴锡桂教授模拟了患者就诊情况。
我们采用的高血压一年防治疗效人机界面友好的双位评分(1993年第8卷第3期《中国循环杂志》技术交流栏目《浅谈高血压病防治一年效果的评估方法》)和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的双位评分(1994年第13卷第1期《心肺血管杂志》经验介绍栏目《介绍一种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解决了临床流行病学大样本资料处理的简便方法,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和高血压程序化的治疗与微机管理文章(1994年第6期《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方法学栏目《NAH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经过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和多个国家评委的传阅后被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组委会确定为1995年在渥太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的交流文章。
1995年6月21-24日,我应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组委会的邀请,自费参加了那次在渥太华召开的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我的出国护照和签证是交通部外事组安排专人帮助办理的,前后只用了3天的时间。我去交通部取护照时那位女同志对我说“你的情况太特殊了,是加拿大政府给反签的,他们是从来不给反签的”(那个年代首次出国在外交部办理出国的护照需要3个月时间,到外国大使馆去签证需要3-6个月的时间,3天办好出国手续的人不多)。当时参加那次会议的有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 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刘国仗教授,上海公共卫生学院俞顺章教授。刘力生教授知道我前来参加会议的过程,在会议期间,刘力生教授当着刘国仗教授的面给了我100加元,她说“小刘,你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不要出什么问题,因为我们是代表中国来的。”
那年6月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入境到温哥华就是12个小时,转机到多伦多又飞了5个小时,再转机飞一个小时到了渥太华......
技术交流、经验介绍、经验介绍栏目都是那些期刊为我的文章单独标注的栏目,即便现在查询中国知网也是为身高血压值单独设置了一栏。毕竟,在高血压防治与微机管理、身高血压值标准方面我们是能够拿出与西方交流的内容而且超在了西方人的前面。尤其是后面的内容没有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西方人是不会懂得过去高血压标准的错误之处。所以,国内的学子们不知道其中的奥妙跟在人家的后面的交流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是苦了每年那即将逝去的300万高血压患者。
“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技术在1992年由河北省科委主持的对技术进行了最终成果的鉴定。鉴定意见:
1992年7月10日对秦皇岛港口医院“高血压病微机软件系统的应用研究”(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及微机程序的设计)进行了鉴定。
该研究课题立项目的明确、有实用价值、微机程序设计合理、资料完整、数据真实可靠。病历、处方及各种表格设计合理,项目齐全。软件功能丰富、查询速度较快、打印资料清晰、正确、操作简便易行。对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先进管理方法、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建议推广使用。
点评:
————————
张鸿修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张鸿修研究员、中国著名心血管病流行与防治专家。荣获1978年科技大会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都本洁(1927~2002),著名心血病专家。195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并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留校任教,1978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河北省委副主席、民盟河北省名誉主委、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院所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等职。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都本洁为河北省的医学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尤其在心血管病研究、治疗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心脏导管检查技术的创始人。
刘力生教授曾任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华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国际高血压学会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重点(AHA)高血压研究理事会国际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病研究执行委员会共同主席;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
现任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她率先在国内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领导、组织编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国内外著名的心血管病内科专家、国内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奠基人、中国高血压研究领域的一位学术带头人。
返签证,是指由邀请人为出访人员在前往国国内的出入境管理部门办好签证批准证明,然后连同申请人的护照及填写的申请表格、照片等材料一起呈送前往国驻华使馆。驻华使领馆只凭批准材料,在申请人的护照上签证,不须再向其国内移民部门申请。返签证的规格形式虽然各国各有不同,但一般只要获得了返签证就意味着入境获得批准,护照送交前往国驻华使馆后,也不需要太长的签证时间。有的持返签证,就可前往该国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