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管理技术相关的专家(2)

(2022-07-09 12:55:09)
标签:

高血压人长命百岁

分类: 杂谈
   纪念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管理30周年
与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管理技术相关的专家(2)
    由于现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比比皆是,但是在“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多靶点阶梯式用药的适宜降压技术面前没有“难治”一词,在那个降压以复方利血平为主的年代,NAH降压技术迅速改变了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所在地区难治性高血压失控的被动局面,深受高血压患者的欢迎。
    1996年10月,中国两院院士吴英恺教授让我到北京安贞医院向全国的多省市自治区的心血管病防治代表介绍了我们的工作情况和在全国的布网情况。我拿着沾着红点的全国地图向代表展示网点建设情况并用彩色幻灯片进行了程序的演示。在那次会议上,吴英恺院士提出了到2010年全国要布网600个像秦皇岛这样的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的设想。
    吴英恺院士形容我们这些搞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如同是上了“贼船”,上“船”容易下“船”难。是他把我们拉上了“船”,他说搞高血压防治被人说是慢病防治,“得心肌梗死是急的还是慢的?得脑出血是急的还是慢的?‘流调’(流行病学调查)的帽子我们不要”。现在想想就明白了,流行病学调查真不是咱医生们的事情,现在很多医生却成了流行病学调查的打工仔,就为了那几两银子让人家督导、联查的大数据搞的寝食难安,把正事给忘了。因为,高血压患者离不开你的指导治疗,你就是他们的希望,所以,职责所在下“船”难了。不仅如此,咱还得再拉上一些人同舟共济。就算是现在,咱还想多建一些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把那每年1/3000000的人一个一个拉回了。对咱那是举手之劳,对他们就是100/100。要不是现在猖獗的疫情,每年的7月10日就是我们全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的盛会。
    当年我搞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困难重重,吴英恺院士多次给我写信鼓励我“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胆子大一些,办法多一些”“埋头苦干头脑清醒的人最终能感动‘上帝’!”并为2001年我们的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题词:
    谨祝第四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成功!祝愿各地同道深入基层送医送药送预防保健科普知识到千家万户。
                              九一老医  吴英恺
                                2001年4月
    在2002年7月10日我们NAH高血压防治及微机程序通过鉴定十周年召开的全国第五届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吴老再次为会议题词:
    高血压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估计全国高血压患者在一亿左右,防治任务十分繁重。重在普及,贵在坚持,医务工作者要与广大群主结合互动。微机网络是一大有力措施,祝全国的高血压防治加快发展,满足全国人民保健的需要。
                                 吴英恺  
                              2002年3月23日
————————

吴英恺(1910.5.8-2003.11.13)辽宁新民人,医学家,中国胸心外科的开创人之一。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原辽宁医学院(已于1949年并入中国医科大学),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他首次成功切除食管癌,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他成功地施行了中国第一例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7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预防教研组,推广心脑血管病的调研防治。

吴英恺在中国最先成功地进行食管癌手术;对食管癌的病理、发病因素、防治均有创见;开创了中国的胸外科事业;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胸科专科医院。在中国率先研究心血管病的流行学及人群防治。他培养了大批胸心外科和普通外科人才。他组建的三个医院和五个外科都具有时代特色,并在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和国际医学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