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血压值倒过来最容易成功
纵览中国几十年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最失败的证据就是连年的心血管病“井喷”事件。尽管几代心血管病专家们前仆后继,但每年高血压相关疾病死亡的人口都高于300万人,心脏猝死的人口55万/年。有没有灵丹妙药扭转这一局面?人们试着用导管支架没见的预想的效果,全民心肺复苏培训用上了效果不大,健康教育更是画饼充饥。现在终于明白了,或许我们心血管病防治的路第一步就迈错了。我们现在公布的是西方死人生前血压的平均值作为了降压用药的标准。其实,把血压值标准倒过来用活人的,公布正常血压的底线值标准才最容易成功。即,淘汰所有西方实验的高血压死人血压标准,用理想血压标准足以。
国内外早年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公布的理想的血压值<120/80毫米汞柱为准,一个就够了。什么“正常血压”、“I级高血压”、“II级高血压”、“III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老年收缩压高血压”......,全都是因为血压降不下来,学子们为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绞尽脑汁派生出来的。如果学会用降压适宜卫生技术治疗高血压,治疗一个降下来一个,哪还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一本正经画蛇添足的事情。
现在都5G年代了,大大小小的医学“科研团队”还拿着高血压病人的生命当儿戏,煞有介事的实验来实验去,不学无术,非要看看多高的血压“P值”有意义就是草菅人命。就为了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争论了几十年,浪费国家每年几万亿的公共卫生事业费搞血压的垃圾表格填写的钱早就够全民免费用降压药了。有人还敢把实验的结果公开,还能获科学技术进步的大奖就是医学的倒退。以后再想搞降压的实验应该让病人立下生死状,找一群不怕死的人签协议,对实验中发生死亡的人全部按照一级医疗事故由实验方赔偿,明知道血压高会死人还让实验组的人血压在高水平,追究刑事责任。看哪个人还敢眯着心眼子惦记着用“P”值获科学技术进步奖骗钱。
NAH小剂量联合用药阶梯式平稳降压微机管理技术已经30年了,1995年6月就应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的邀请在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交流(渥太华),是国际领先的降血压适宜卫生技术。并且,2003年10月8日就纳入国家卫生部推广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2003【卫通】17号)。那一年几十块钱就能解决的高血压治疗非要国家级贫困县的老乡吃二、三千块钱的药还看着血压在187/110,连国家领导都知道“够高的”,真闹不清现在贫困县的县、乡级医疗单位还有多少医疗诚信可言。
所以,把过去论证的血压值标准倒过来公布,只公布“理想血压值”把高血压防治工作前移是时代对医学大卫生最容易成功的切入点。尽管120/80毫米汞柱的理想血压值对1米63以下的人用“身高血压值标准”(身高毫米÷13.6)衡量有失公允,但对改变目前中国每年300万高血压相关疾病死亡的现象也是人类心血管病防治工作长足的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