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日
(2022-05-18 11:11:50)
标签:
何惜架上药生尘 |
分类: 杂谈 |
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日
1896年人类诞生了第一台水银台式血压计
1984年世界高血压联盟在日内瓦成立
1989年5月12日中国高血压联盟成立
1998年10月8日是第一个中国高血压日
2005年5月17日是第一个世界高血压日
当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日之后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反思高血压防治工作进展的情况。因为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罪魁祸首,每年几百万高血压相关疾病死亡的现状应该提示我们如何改进我们的高血压防治工作。
在中国,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的理念早已经家喻户晓,而且高血压带来的危害妇孺皆知。那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如此清晰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ICU、CCU人满为患
首先,高血压大部分的病因都与家族遗传有关,目前遗传基因不好解决,人们试图用运动、减重、情绪放松等非药物治疗但往往效果欠佳。应该尽早采用降压药物正规治疗防微杜渐。
由于长期宣传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很多患者至今对血压与人体身高之间的物理学现象了解的不多,不知道身高的人血压也高。例如:儿童的血压普遍低于成年人就是因为身高的因素决定的。所以,忽略了在校中小学生的血压变化,而对中小学生发生的心血管病事件很茫然不知所措。
所以,在2021年9月刊的《医师在线》我们介绍了《未成年人高血压用药指南》为少年儿童的高血压防治提出了挑战。应该说,医学有很多不被认知的理论需要大家探索,理论研究的进展是人类高血压心血管病防治的基础。让学生时代接触早期的心血管病防治对人类社会是一种进步。而且,事半功倍。我们不能一百多年仅停留对成年人血压僵化的认知。
在降压药的使用方面,各种降压药的研发都是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而且,相互无法取代。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事实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在微机的平台上施展医生医疗技术的才华。尤其是面对比比皆是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不能停留在一、二种降压药的使用上。汲取西方医学的经验,选择多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1992年7月10日,专家组客观的分析了“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技术,提出,单纯小剂量联合用药阶梯式调整算不上先进的技术,单纯微机管理高血压患者也算不上是先进的技术。但是,两者的结合就实现了高血压防治领域的超越达到了领先的技术,也正是两者的整合使这项工作实现了高血压防治领域的跨越,1995年6月应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的邀请在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上交流(渥太华)。并且,在2003年10月8日NAH降压与微机管理适宜卫生技术纳入到国家卫生部向全国的推广计划。
应该说,我们早在30年前就达到了对中国亿万高血压患者进行宏观控制和管理的水平,而且20年前NAH降压技术就得到了国家卫生部领导的重视。现在的微机早已普及到了家庭,我们的医生稍微学习点这项技术就会名利双收,全国的高血压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将易如反掌。
“但愿世间人无病
的局面。原因就是预防医学的干预措施尚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