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理的降压标准与最理想的疗效指标
(2022-05-19 09:57:09)
标签:
早就应该返璞归真 |
分类: 为医疗事业创新 |
最合理的标准最理想的指标
1896年人类发明了水银台式血压计。由于当年 缺少基本物理学对人体的影响,所以,126年以来尽管医学界做了无数次关于血压标准的试验但是都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高血压标准。
2008年3月,我们利用基本 物理学的原理探明了血压与身高的“身高-血压值标准”,并于2016年利用执行“身高-血压值标准”降压治疗后的高血压群体心脑血管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论证了“身高-血压值标准”的合理性(2017年6月刊《世界最新医学文摘》《身高血压值在人群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
但是,在对一些心肌缺血患者血压跟踪随访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没有达到“身高血压值标准”心肌缺血的“低值-高血压”现象(2021年9月刊《医师在线》《“身高血压值”“低值-高血压”“基础血压值”在临床中的应用》)合理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整个医学界对“低值-高血压”现象的治疗问题,使高血压的治疗更加合理。同时,也揭开了中小学生中发生心脏猝死现象的预防问题,在医学界首次提出了《未成年人高血压用药指南》(2021年9月刊《医师在线》)。 由于“身高-血压值”“低值-高血压”的出台成为了人类高血压最合理的降压标准和最理想的降压标准。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高血压防治最合理的 降压标准和最理想的降压标准,寻找评估降血压疗效的最理想疗效判断指标——无心肌缺血改变。
无论医生用什么降压药,心电图没有缺血情况就是高血压、心血管病防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换言之,凡是有心肌供血不足的人就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失败。
目前,网上时常出境的医生对主动脉夹层瘤破裂的抢救,对心脏猝死的抢救、对脑出血患者的开颅、对......,有的医学精英也难逃高血压的魔掌足以说明我国的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学子们不顾心血管病事件“井喷”了几十年还在文山会海的为了长、短效降压药争论不休、吹毛求疵,为了支架废寝忘食收效甚微。所以,我国的医学同仁早就应该返璞归真从预防为主做起了。
最合理的降压标准:身高毫米÷13.6
最理想的降压标准:身高毫米÷13.6-20范围
最理想的疗效指标:心电图无缺血、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