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儿子都上中班了,还不识字?”接孩子放学,我却被鄙视了

标签:
育儿 |
分类: 沫沫话育儿 |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015/6e54a2f4db6e49e4ad9e06bddd8bdd2f.jpeg
之前都是掐着点儿去接小宝放学的,来去匆匆,倒也没有关注到什么。
这两天,秋雨绵绵,哪里都是湿湿潮潮冷冷的,所以我也特意提前了10分钟左右去幼儿园门口等待,其实这样也不过还是要按时才能接到孩子罢了,但是心理上似乎距离小宝近了一些。
做妈妈的心啊,大约都是如此吧!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015/a7f512f3dcb046ac8e5a6854a0917749.jpeg
今年在等待小宝的那段时间,偶遇了之前的一位朋友也在等待她家孩子放学。
我们就随即聊了起来。
她问我,你家孩子都上了什么兴趣班没有?
我摇摇头,今年小宝才刚刚上幼儿园,眼瞅着天气也开始变寒,我也没有计划让他学什么。自由自在的成长吧!
她很是吃惊,睁大眼睛问我:“4岁半了,你还没有开始给孩子英语启蒙?我家孩子去年报的英语班,都比别人家孩子晚了2年呢!”
我愣了愣,暗自一算,那些“别人家孩子”岂不是1岁就开始学英文了?双语同时启蒙,也真是了得啊!
她又问我:“那你家孩子能自主阅读了吗?能识读多少字?”
呃?
我大吃一惊:“你家孩子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了?”
朋友点点头:“虽然我儿子和同龄人比,识字还算少,现在大概也就是500字左右吧,但是简单的绘本还都是可以认读的啦!”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015/aadf1cf371ce414d8322829abff3f90a.jpeg
【“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我】
我顿时觉得“压力山大”!
有没有搞错?同样的孩子,别人学了2年英文、认读500汉字、自主阅读……我家小宝,英文几乎没有开蒙,至于汉字?现在还是“文盲”一个,大字识读不了几个。
是我的问题吗?还是现在的孩子太强大了?!
朋友看着我“惊慌失措”的样子,了然地对我碎碎念:“赶紧开始吧!错过了孩子的黄金学习期,谁能承担这后果啊?同样的起跑线,别人家孩子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咱们还在后面无忧无虑的爬呢!错劲儿可是大了去!”
让人不得不焦虑啊!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015/530c163b51e0493aa5f955785662fab2.jpeg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小宝】
放学时间到了,小宝笑眯眯的从班里的一群孩子中跑出来,和老师说了声“再见”,拉着我的手,开开心心的抱抱我,亲亲我,然后夸张的说上一句:“妈妈,我好想你啊!”就和我一起离开了幼儿园。
我忍不住偷眼望望他的同龄小伙伴们,心中暗自打量:有谁,已经领跑了几年?又有谁,和小宝一样懵懂?
少年不识愁滋味。
小宝一脸天真灿烂,看见我瞬间就开启了小话痨模式:
“妈妈,我今天中午在幼儿园睡觉了,睡得可香呢!”
“妈妈,我今天交了一个新朋友,她叫西西。”
“妈妈,我今天透过幼儿园的窗户,看到外面下雨了。”
“妈妈,我今天在幼儿园的包子可好吃了。”
“妈妈,我今天其实很想很想你啊!”……
我拉着小宝软软的、热乎乎的小手,一边走一边和他随意的聊着天,思绪却忍不住的往朋友所谈及的问题上跑……
这就是为人父母不可自控的忧患思虑吧!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015/df17a1f326e44159949ba4a12a03eb19.jpeg
【我这些不愿急功近利的思路】
其实,我一直觉得,孩子越小,个体差异越大。
有的孩子对文字非常敏感,外出的时候看见大街小巷的文字,总是忍不住感兴趣的去指认,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掌握好多汉字;有的孩子对数字非常敏感;有的孩子动作能力发育得好;有的孩子动手能力非常强大……
作为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反复进行各种纵向比较,而是应该让孩子和自己比,和自己的昨天比,和自己的过去比,这样才能看到孩子每天每天的进步。不是吗?
若是总热衷于用别的孩子尤其是别的孩子的长处和自己的孩子进行反复比较,这样,会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他的自信心以及家长的信心造成伤害和影响。
所以,早期教育首先应该满足孩子身心的需要,作为家长,切莫急功近利。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015/23e3911241bd4005a5a47f33a8d0c1f4.jpeg
【名人育儿的启示】
居里夫人在女儿牙牙学语时就对她们进行观察,发现大女儿性格文静、朴实、专注,这些正是科学家所应具备的素质;小女儿思维跳跃、充满梦幻、情绪多变,具有艺术家的特质。
于是她针对所发掘出孩子的天生特质给予不同的的家庭早教,最终使大女儿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则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根据孩子的特性,做出有效的引导,不正是家长应该做的事情吗?
而在孩子小的时候,进行用心尽力的陪伴;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材施教是基础,用绘本、用故事、用运动、用想象力来为他们将来的展翅高飞奠基能量;这才是为孩子的成长助力吧!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015/09cebddf092d44dda3dc3d81845ffdeb.jpeg
所以,作为家长,不要把教育简单的与学习成绩或学习效果相提并论,盲目的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
其实,孩子们在一岁以内认字,三岁以内学外语,3~6岁的参加各种早教培训班,仅仅是领先了一步而已。
孩子有无数的潜能,有无数的未来,开发潜力并不仅仅是认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题,而是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实力的展现,这些才更值得家长关注和思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