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绘本形状游戏冷笑话 |
分类: 可爱宝仔的幼儿园 |
这两天,儿子一直向不同的小朋友重复着一个笑话:“你听说过一个到处给人说‘没有’的小孩子吗?”大多数听到的小朋友都会直觉反应说:“没有。”儿子就会继续大笑:“哈哈,你就是!”然后小朋友反应过来后就会和儿子一起笑。虽然我觉得笑点有些低,但是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样子,也不由得开心起来。
其实,这个笑话的由来,就是某天晚上我们看的一个绘本,名字叫《形状游戏》。
故事的最开始是一个老人的回忆。回忆他小的时候,有爸爸、妈妈和哥哥以及自己。儿子看着图画中的手,忽然问我:“素描是不是就是拿着铅笔涂来涂去,最后画出东西的模样?”我点头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儿子忙不迭地许诺说他将来学到素描了天天给我画像,还要给我画的瘦一些,好看一些。
呃,儿子你有必要那么直接吗?
当故事中的一家人去美术馆的路上时,里面有爸爸的第一个冷笑话:“为什么猩猩的鼻孔特别大?”我边看边笑边问儿子。儿子想了想,说:“因为它的个子大?”我笑着继续读下去:“因为猩猩的手指头大啊!”儿子也认为这是个冷笑话吧,就作势用手抠抠鼻孔的样子,说:“妈妈,还是我给你讲一个血腥的吧。有一个小孩儿,他坐在爸爸开的车上抠鼻子,就像这样。结果他爸爸一个急刹车,那个小孩子的手指头全部都进到鼻子里面去了。恐怖吧!”我点头:“是很恐怖啊!所以小朋友不要随意去抠鼻孔啊!”儿子点头哼哼:“我早就知道了,我们赶紧继续吧!”
当时儿子是被我娱乐,于是他就会在第二天开始娱乐他的朋友们。算不算活学活用呢?
这里面还有关于画的一个线索分析。儿子看着这么小的一幅画里居然藏了这么多的玄机,不由感叹画这幅画的人的聪明。我也就顺势告诉他,任何一幅作品,都是作者辛苦的结晶。而我们要看懂一幅画,看会一本书,需要了解的绝不仅仅是外表展现的部分,会包括很多。譬如作者的生平,譬如作品的年代,都会有好多寓意。
聊着聊着我就把关于刘心武的《红楼梦》探轶略微给儿子提了提,赞叹曹雪芹“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风范。儿子似懂非懂,不过对于四大名著,我觉得还是从简易版本的《西游记》开始对于孩子来讲最适合。
这个绘本中居然还有“找不同”,儿子和我最喜欢玩的游戏。练的是眼力,其实提升的是孩子潜意识中对细节的观察、掌控能力。
绘本里还有一些突出孩子想象力的图片,把自己和家人融入到此情此景,会是一副怎样好玩的场面?尤其是穿着比基尼的爸爸、轮滑短裤的爸爸,都让儿子开心不已,浮想联翩。
同时绘本里的爸爸还在不停的讲着冷笑话,放佛每一页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出现一样。
而在绘本的最后,交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玩的“形状游戏”,由一个人随意画一个形状,另一个人根据形状来补充变成一种东西。很棒的游戏,极大的刺激孩子右脑的开发。
当然,那天晚上,我和儿子也是在玩了好久形状游戏后才进入梦乡的!
显然,这是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