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子女同住,睁一眼闭一眼

(2017-11-04 16:34:40)
标签:

杂谈

健康

精神分析

情感

文化

    作者:马健文  微信公众号:psy-key

李大爷因为要帮儿子带孙儿,所以从家乡来到北京。两地距离较远,此前父子只是偶尔打打电话相互问候,父子俩关系倒一直挺好。谁知刚跟儿子住了两个月,李大爷就对儿子的很多做法看不惯,比如烟不离手、熬夜看球、对孙儿陪伴不够等。看不惯就忍不住要说,可唠叨多了,儿子就会反驳,于是父子俩总因此经常争吵,使儿媳妇也左右为难。


随着子女长大,他们开始发展出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必将越来越大。如果老一辈的人不能接纳这种差异,抱着“我是你的长辈,你就一定得按我说的办”或“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等观念与成年子女相处,就很容易让两代人的差异演化为矛盾。常见的矛盾表现为:生活习惯差异、过渡干涉子女生活、猜疑、偏袒等。

 

生活习惯差异:正像本文中李大爷父子的例子,父母与子女同住,常见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生活习惯间的差异,如老人爱早睡而年轻人爱熬夜,老年人认真吃饭而年轻人胡乱对付等。老年人要试着主动包容这种差异,可以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是否有年老后那么注意身体、注重养生呢?年轻人大多总是不为此而担心,可试想,若某个年轻人在这些方面讲究太多,反而在同龄人的圈子里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老气横秋了。不同年龄层的人所关注的重点,都有一定的差异,某些想法的演化也总需要个过程。没必要要求子女的观念跟老年阶段的你所关注的东西保持一致。


过度干涉:有些老人家则不自觉地干涉子女的生活,比如陈阿姨很希望儿子早点生小孩,可儿子儿媳则计划再过两年。于是陈阿姨经常给两个年轻人施加压力,甚至翻看两人的房间垃圾看两个人是否有使用避孕措施等,让年轻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深受打扰,极为反感。其实,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应该把成年的子女当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尊重,年轻人应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老一辈的人应该学会与成年子女保留一定的距离,多给年轻人一些空间。只有你把他当成年人看待,他才会真正长大。只有你懂得尊重他,他才会真正觉得你值得被尊重。


猜疑:两代人思维有差异,人就容易猜疑。如果对子女的想法拿不准,切勿像陈阿姨那样胡乱猜疑,这样只会让两代人的关系对立起来。不妨找子女直接聊聊,或发动全家坦坦荡荡开个家庭会议,把彼此的想法说出来,这时对待成年子女的意见应该有如对待同事朋友的心态,能相互宽容尊重,照顾双方的感受,子女更愿意重视您的想法。


偏袒:刘阿姨和儿子女儿一起住,由于女儿毕业后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儿子选择自主创业收入不稳定。刘阿姨就常在儿子面前肯定女儿,原本是希望儿子以姐姐为榜样安分下来。谁知让儿子对刘阿姨和姐姐越来越反感,回到家对谁都没有好脸色。也许刘阿姨心里是为儿子好,但事实上在语言和态度上已经造成了越来越偏袒女儿的事实。这样不仅有损于两代人的关系,而且甚至伤害到子女之间的关系。因此,若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切勿在一个子女面前过多评论另外一个子女的好坏。以其他子女作为榜样,只会给子女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形成反效果。建议对子女有意见可以一对一沟通,就事论事更佳。


两代人、两个不同的人在同一屋檐下,怎能完全如你所愿?生活中多是非原则性的小事,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将过得轻松自在些。轻松的家庭氛围才能让家庭成员感到爱的流动。有爱,才有尊重,才让一家老小有幸福的感觉,这比一些无足轻重的生活习惯要重要得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