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别长期分离
(2017-05-04 15:41:44)
标签:
健康精神分析情感文化心理 |
作者:马健文
李丽娟和老伴结婚三十多年,感情一直很好,生活、精神上都互相依靠。大儿子前两年在外地成了家,去年媳妇生下了第一个孙子。这虽说是件喜事,同时也让老两口有些惆怅。因为儿子平时工作忙,媳妇休完产假也得上班,因此儿子提出需要父母帮着带带孩子。可老伴还有几年才退休,李丽娟无奈唯有只身前往千里之外照顾孙儿,开始老来两地分居的生活。这次过年回家,夫妻已是近半年未见,李丽娟发现老伴瘦了一圈,两鬓多了许多白发,而且看上去比较忧郁,也没以前那么乐观健谈了。
在我国,像李丽娟老两口这样老来分居的家庭并不少见,有的是因为带孙子,有的为照顾儿女,也有因为工作、生活习惯等其他原因。本该共享天伦之乐的年龄,却长期分离,其实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可能产生损害:1、夫妻关系受损:长期的分居必然使得老两口生活习惯、所见所闻产生差异,重新一起生活时摩擦变多,共同话题减少,即是使原本联结紧密的关系变淡。2、身体健康受损:夫妻一起生活的老人在生活起居上会相互督促较为规律,而独居或照顾子孙的老人容易忽视自己的需求,饮食、睡眠时间也比较随意。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老伴分担,一个人应付的生活琐事也会更多,身心负担增大,这些因素都将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3、语言交流减少:老夫妻生活在一起还能互相说说话,而面对子女一方面子女忙其次两代人必然存在代沟,若独居的老人则更少说话的机会。不要小看语言的交流,语言不仅能排解平时的不良情绪,而且对老年人而言经常与人交流其实是在促使大脑运转,预防大脑机能衰退。不难发现,没人说话的老人家不仅越来越沉默寡言,而且思维能力也容易变差。4、精神关怀不足:俗语云“千金难买老来伴”,除了生活上的相互依靠,夫妻之间精神层面的互相关怀和陪伴也很重要。否则老人容易感到孤独,出现沮丧、忧郁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