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夫妻别长期分离

(2017-05-04 15:41:44)
标签:

健康

精神分析

情感

文化

心理

 

作者:马健文   微信公众号:psy-key

李丽娟和老伴结婚三十多年,感情一直很好,生活、精神上都互相依靠。大儿子前两年在外地成了家,去年媳妇生下了第一个孙子。这虽说是件喜事,同时也让老两口有些惆怅。因为儿子平时工作忙,媳妇休完产假也得上班,因此儿子提出需要父母帮着带带孩子。可老伴还有几年才退休,李丽娟无奈唯有只身前往千里之外照顾孙儿,开始老来两地分居的生活。这次过年回家,夫妻已是近半年未见,李丽娟发现老伴瘦了一圈,两鬓多了许多白发,而且看上去比较忧郁,也没以前那么乐观健谈了。

 

在我国,像李丽娟老两口这样老来分居的家庭并不少见,有的是因为带孙子,有的为照顾儿女,也有因为工作、生活习惯等其他原因。本该共享天伦之乐的年龄,却长期分离,其实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可能产生损害:1、夫妻关系受损:长期的分居必然使得老两口生活习惯、所见所闻产生差异,重新一起生活时摩擦变多,共同话题减少,即是使原本联结紧密的关系变淡。2、身体健康受损:夫妻一起生活的老人在生活起居上会相互督促较为规律,而独居或照顾子孙的老人容易忽视自己的需求,饮食、睡眠时间也比较随意。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老伴分担,一个人应付的生活琐事也会更多,身心负担增大,这些因素都将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3、语言交流减少:老夫妻生活在一起还能互相说说话,而面对子女一方面子女忙其次两代人必然存在代沟,若独居的老人则更少说话的机会。不要小看语言的交流,语言不仅能排解平时的不良情绪,而且对老年人而言经常与人交流其实是在促使大脑运转,预防大脑机能衰退。不难发现,没人说话的老人家不仅越来越沉默寡言,而且思维能力也容易变差。4、精神关怀不足:俗语云“千金难买老来伴”,除了生活上的相互依靠,夫妻之间精神层面的互相关怀和陪伴也很重要。否则老人容易感到孤独,出现沮丧、忧郁的心境。

 

     因此,夫妻关系良好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长期异地分开居住。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中总难免有某些老年夫妻无可奈何要面对“黄昏分居”,对于长期分开居住的老人,建议:1、若无法经常见面,夫妻间应形成每天通电话或视频的习惯,分享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保持对双方生活状态的了解。2、子女应该在生活中多体谅老人,关心老人的感受,在工作之余多和他们聊聊天,多带他们出去户外活动,减少老人因两地分居所造成的困扰。3、老年人需要尝试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将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一方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能让一个人心情愉悦,另一方面生活充实起来就不会有太多时间胡思乱想。4、应当主动融入周边生活环境,适当参加社区的老年人活动,结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建立自己新的朋友圈,降低孤寂乏味的情绪。5、老年人要学会爱自己多一点:为子女、家庭操劳一辈子,老了就应该转换思维,多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建议为下一代做太多牺牲,需要在保证自己生活幸福指数的前提下再谈照顾子女。年轻人也要多为父母考虑,别把带孙子看成父母的责任,须明白天伦之乐并不能完全替代老年夫妻的相互陪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