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心理过早衰老了吗?

(2017-04-21 11:04:54)
标签:

健康

精神分析

情感

文化

心理

作者:马健文   微信公众号:psy-key

“我只想在自家的小花园,每天种种花种种菜,累了就坐着晒晒太阳,什么事都不想管。”这听起来就是一个老年人对即将到来的晚年生活的憧憬与期待。但是,这实则是33岁的李伟真实的内心愿望。虽然他只有33岁,可他的口头禅却是“累了,改天吧。”朋友约他聚会,他这么回答。老婆让他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玩,他也是这么回答。他周末最喜欢的就是窝在躺椅上看电视,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事能引起他的兴趣,而母亲则直截了当地评论他的状态像是“未老先衰”。

我们说一个人多少岁,往往是指他的生理年龄。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生理年龄并不完全一致。一般在两者相一致的情况下,青中年人应该是寻求机会与改变的,积极奋进、雄心勃勃。而老年人则趋向稳定,不爱改变,情感相对淡然。如李伟,年仅33,虽然生理年龄处于青中年人,长着一张年轻的脸,可他的情绪、言行举止却提早显出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有人把李伟这部分现代人心理年龄远高于生理年龄的状态,称为“心理衰老”。其表现可能包括:竞争意识退化、懒散、固执己见、情绪化、敏感等。

为什么现代人“人未老心先老”呢?1、超负荷运转:大部分心理衰老者均有难以承受工作、经济、家庭压力的感受,他们倾向于默默承受,与周围人缺乏沟通;2、成为孩奴:希望孩子受到较好的对待,于是苛求自己不断为孩子的未来创造舒适的条件,却渐渐地感到被孩子控制了自己的生活;3、职业倦怠:厌倦了工作或遇到瓶颈停滞不前,却不敢有丝毫喘息,不得不坚持做下去;4、见多识少:经历过一些事情,也看过一些世间沧桑,却缺乏用开阔的眼界和心胸对事物予以积极的认识。

​由其成因其实可见,“心理衰老”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更多是一种阶段性的、可变的状态。因此,及时调整心态很重要,以下方式可供参考:1、把今天过好:有个成语叫“否极泰来”,意思就是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过多的预期焦虑对现实其实无益,该来的总会来,来了再去应对就好。学会把今天过好,也即是一种享受当下的悠然自得。2、学会释放自己:总是由自己独自消化情绪会让人逐渐变得沉重、忧郁。人都需要找到一些方式将自己日常积压的负面情绪及压力向外释放,然后重新回到较为积极阳光的状态。如运动、唱歌、倾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3、阅读:正如著名学者杨绛先生曾说,很多问题源于“想的太多而读的书太少”,人在世间走一遭总会看见许多是非黑白,而书本会让你看到更多人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角度去认识你周遭的人和事,让你有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去处理你所遇到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