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题党背后的从众心理

(2017-04-12 12:12:34)
标签:

健康

精神分析

情感

文化

心理

 

作者:马健文  微信公众号:psy-key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为什么不买别墅?”的文章在网络疯转,我点进去一看内容仅有两个字“没钱”。这种体验让人哭笑不得,然而就是这样的文章居然阅读量、点赞量均达到10万+。类似的文章还有“为什么不能买iphone7?”“你为什么还单身?”等等。此外,还有些文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如“大学校长的秘密情史,太让人意外了?”其内容竟是:一屋子书籍都是他的情人。在自媒体的时代,文章阅读量成为媒体追逐的首要目标。然而写出真正优质的文章毕竟是困难的,于是有些媒体人便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哗众取宠的内容来吸引读者,不顾新闻真实性更不顾文不符实,这些人被称为“标题党”。标题党固然可恨,可为什么我们不自觉地都贡献到他们的阅读量,甚至转发文章成为他们的帮手呢?

如“为什么不买别墅?”一文,很多人是因为网络都在转,于是也感兴趣这篇文章究竟讲什么让大家都认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点进去。从这个行为的成因可见,身处于社会中的人都有关注身边发生什么的好奇心。大家都在做什么我们不一定会跟从,但大部分人总会想要一探究竟,于是我们也莫名奇妙的卷入对某个事物的关注了。其本质是,我们都有“从众心理”,它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有人说自己很有个性,绝不盲从。而实际是,哪怕你不跟随,你也不可能不去了解身边的信息。如果你是社会中人,朋友圈中人,便不可能真的置身事外。

标题党的垃圾新闻带来的直接危害是让毫无营养的信息充斥朋友圈,让我们的空闲阅读时间都花费在毫无意义的文字里。然而,不打开文章便不能判断讯息的有用性,于是我们或许不可避免地要贡献到标题党的阅读量。虽然,我们的社会属性决定,身处于社交网络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吸引朋友眼球的表现欲。可是,我们却可以选择不转发,避免成为垃圾新闻的“帮凶”。选择转发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更有利于提升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形象。

有标题党嫌疑的某些新闻,比如说某种疾病肆虐,某种东西涨价劝人入手等,若非真实消息则可能造成损坏社会治安、危害社会环境等严重后果。如果大肆转发这些信息,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所以,在转发信息时,首先要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再转发。遇到越是耸人听闻或煽动情绪的信息先保持冷静,予以更多理性判断或求证再去选择自己的行为,是避免“从众心理”产生对个人或群体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