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 人生达命岂暇愁
(2010-12-21 17:24:56)
标签:
杂谈 |
姚晨 人生达命岂暇愁
文
听说12月美人纪要写姚晨,好几个同事过来问询采访的事,我只好告诉他们,非为面访。同事们的反应如出一辙,都是沉吟片刻说“哦,我挺喜欢她的”。怪道伊是新生代微博女王呢!姚晨,一个正在被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女演员。
对于一份严肃的财经杂志里的文艺明星人物栏目来说,重要的不是追风当下娱乐话题,年底姚晨主演的两部电影《爱出色》和《非诚勿扰2》接连上映,其人必然很火,但这只是标注了人物在此时出现于编者的头脑中的现实语境。当她的大部分通告都围绕宣传影片而开展的时候,她所呈现出来的可能恰好不是非娱乐载体的本栏目所需要的。何况,就凭这个演员在过去的4年多里一直活跃于我们视野中的方式,通过她优异的作品,我们早已熟悉她的人。
2006年,借新颖别致的《武林外传》,姚晨从默默无闻一跃而起,但笔者知晓姚晨芳名其实更早。2001年,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小住,正赶上新年,从本科到高职,表演系的学生倾巢而出,排演舞台剧贺岁,一个班几天档期,若能看全这些未来明星的原初表演,应该是很过瘾的事。同宿舍有个16岁的小姑娘成了我的看戏指南,她在这里上辅导课只为考表演系,不过学了10年舞蹈样貌很秀气的她对于考取并没有信心,她说有人提醒她吃不了这碗饭,因为她没有明星相。我从那时体会到电影学院(推及中戏等亦然)的残酷竞争了,其时表演系挟小燕子之威招生已经是3000里取30,做着明星梦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在一二三试的榜单前上演着狂喜或者是大悲的活剧。能够跨进这个门槛的被千百双眼睛艳羡抑或妒忌,姚晨,就是本科99级中的一位。
在电影学院看学生演戏很有意思,不要票,但是因为小剧场容量有限,所以没到时间就得杀去占座。那16岁的小姑娘带着我,说你要做好准备,很有可能被挤成相片。所幸我们抢到了门口的位置,门一开,立即冲进去,却发现有的同学只用两个坐垫把住两端就能占整一排,非我辈能及,半分钟之内,200来个座儿就没了虚席。我拿着节目单,仔细看每班同学的姓名、照片,一边和台上的角色对照,戏码是《雷雨》和《大明宫词》。
姚晨是比较出挑的一个,当然小姑娘的介绍也让我先入为主,她说这个班最漂亮的是隋兰,台词最好的是姚晨。隋兰有些艳丽,姚晨是冷美素淡的,在舞台上显得很高。我不知道台词好是怎样的专业标准,只觉得扮武则天的她一张口,声音是那样酷,干脆利落有种威权,穿透力很强,然后我就开始在脑海中检索年轻一代影人,这么“醒目”的声音并不多见。
电影学院大门外的图片社里挂着这几个姑娘的大照片,可能是表演系女生得到关注的最切近的一种方式,那方圆是一个很有艺术味道的所在,当然也有着浮华的气息,不沉浸得久一点,你感受不到它的悲喜。之后姚晨以及她的同学们的名字渐渐模糊。直至5年后,《武林外传》像2006年冬天里的一把火到处燎原,迄今我们还能在调台的时候瞥见它,而且,和时下很多新剧比起来,已经有了陈意的它倒更容易让我们在看到的时候目光停留。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潜伏》上,一年多来,轮番播出,其密集度可能前所未有,乃至笔者对每一个场景都耳熟能详。当然可以说这两部戏的布局谋篇、叙事方式以及矛盾冲突非常迎合观众的收视心理,遵循创作的法则,然而成就华彩的最终还是要落到演员的表演上。孙红雷说:“我跟姚晨的合作特别痛苦,她很折磨我,但是我无怨无悔。我真心地祝福姚晨,以后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演员,而不是一个明星。”姚晨回道:“我俩是互相折磨,折磨得彼此要发疯。我们都是热爱表演的人,但他的爱远胜于我,那么疯狂而执着,时常让我自惭形秽。我一次次强迫自己,再爱一些!再爱一些!!他在我的照片后留言——给自己一个说法,努力做一个‘真’演员。我答应他,好!我记住你的话,做一个好演员,并为之而努力!”经典就这样诞生了。友人曾经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判断一部电视剧好不好,只要看是不是从任何一个起点开始看都能看进去。我觉得这真可算一个很确切的标准,因为有那么多所谓的热播戏居然需要提醒观众别忙下断语,耐住性子看完。
姚晨为了翠平使出了浑身解数,表演的手段丰富多样,羊汤大饼、飞踢马奎、鸡窝藏金、手起枪落,还有在最初的版本播映之后被剪掉的抱着余盼盼在山顶眺望的戏,如同有位很少看国产剧却热衷《武林外传》的友人说得那样,郭芙蓉的戏演得那样自然。艺术终是高于生活的,所以戏总有很夸张的成分,如何自然地把这夸张表现出来,我觉得这是姚晨的看家本领。翠平和余则成机场相逢的那场戏集聚了诸多成就戏剧高潮的要素,探照灯光明暗交替铺陈了情境,飞机起落的声效与背景音乐混响深情澎湃,男女主人公无言的悲喜全在脸上,在全剧大部分篇章里很“二”的女主角眼中漾动着纯真,层层递进掀起来那种感人至深的力量和冲击,若不是看得太仔细,我们还发现不了翠平乘坐的那辆车车门开启方向发生了穿帮。也许这种值得品咏深味的重头戏就是两位主人公所说的“互相折磨”造就的,任何一方弱了,都是高下立见,而且也断然出不来好的戏和场景。我们可能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某位你非常喜欢也很有功力的男(女)演员,你对他(她)的某部戏痴迷不已,但另一部戏却怎么看也看不下去,可能就是因为搭戏的人不成,本尊的表演再努力也打动不了你了。所以有人被称为戏霸,实在不应是贬义。
姚晨是演艺圈一个自然生长的样本,不得志时的辛苦困顿多说无益,因为人皆如此不须夸大。她早早地嫁给了同班的凌潇肃,凌子风导演家族的孩子,也是名家子弟。姚晨在一篇名为《爱情》的博文里列出一个等式“我理解的爱情=激情+友情+亲情+恩情”,前三个虽常见但已属不易,第四个更看得我感怀。而今罕有人讲这个词了,连本来应该有此意的父母子女和师生之间都避而不谈,更遑论夫妻了。人们好像都羞于开口去表达一些能让人感觉美好的东西,似乎说了就表明幸福点很低,所以舆论空间里莫名其妙的挑战底线的事件话题层出不穷,得到愉悦的体验难。看姚晨的博客就是很愉悦的体验,她人聪明,依然用那种有点夸张的幽默方式来描述她亲慈友直琴瑟和鸣的生活。
比如:之一,老姚是标准的美男子,五官长得比许多演员都精致,当然,这也是我妈的心头之患。以前,老姚就常常看着我叹气,唉,我女儿哪都像我,就是这个嘴怎么不像呢,以后嫁不出去可怎么办呢?于是,小小小姚和老姚就一起陷入对未来幸福的忧愁中。好在这个难题在我大学毕业后就得以解决,老姚很欣慰。之二,对着电话憋了半天吐了一句很没水平的问候:“你吃了吗?”(在片场被曾志伟拨通了她从小到大的偶像梁朝伟的电话时。)之三,我没有来自生活上的压力,所以我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份工作,我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微笑,这让我的业绩一直呈直线上升,还有我们餐厅最帅气又严厉的经理TONY,我偷偷暗恋过人家,后来知道人家有女朋友,而且很漂亮,立马死心。(12年前的夏天,福州津泰路的肯德基餐厅有个打工妹“柠檬”。)
之四,证据1,从小到大,每次问我妈我从哪儿来?我妈总是含糊其辞,一会儿说垃圾堆捡来的,一会儿又说是大街上捡来的。虽然地点不详,但有一点肯定,我——是捡来的。证据2:《E.T》中那个外星来客,眼大,嘴大,和我颇有几分相似呢!一般的小朋友没有我这么意外的长相。(八几年看到过不明发光体,九几年看卫斯理,盼望着自己被UFO接走。)
媒体上近来有个词叫“晒幸福”,当然媒体上出现了很多新词,即使迅速地成为了人们的话语方式,也并没有为汉语的美感增色多少。幸福不仅是晒的,判断幸福的方式很简单,就是能不能被看到的人通感到。在家乡福建南平牵手爱人漫步江边的姚晨认真地说:“我是那样地深爱这个城市,它承载了我儿时所有的记忆,这里有那么多我深爱的人,每次回家我都被浓浓的爱包围着,所有的亲人朋友用爱帮我卸去疲惫,忘却伤痛。他们对我永远只有付出,不求索取,这才是真正的爱,我也爱他们,像爱你一样。”乍一看像无厘头戏剧的台词吧,可不是被爱并且爱人的人还真说不出来。
李白有首《梁园吟》,写的是诗人被明皇“赐金放还”游历大梁宋州时激越复杂的心绪,其中“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笔者最喜欢。名句之所以名,在于跳出全诗来看,可放之四海。在电影学院蓦见姚晨,我以为她未来必然会向正剧偏向悲剧的大青衣方向发展,孰料却以喜剧闻名天下。也对,真正的喜剧关乎幽默的本色天性、舒展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外在的夸张和内在的舍得,一个女演员的广度自此拓展。戏剧虽然虚拟,但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却比什么都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