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推升“航空”
(2010-11-18 17:50:20)
标签:
杂谈 |
文
已经在股票市场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吴先生最近开始关注航空股,9月29日,房产新政出台让他做出了将手上的民生银行全部换成南方航空的决定。“从政策上来看,国家是想在近期刺激消费,加上人民币升值,航空股应该是最受益的。”吴先生介绍说。
10月8日一开盘,南方航空略微走低后就开始一路飙升,吴先生的话得到了印证。遗憾的是,他并没有一直持有,10月13日-10月14日,南方航空走势偏弱,吴先生两天内将手中股票全部抛售,尽管赚到了将近10%的利润,但他还是不无遗憾,“没有想到这一波行情来得这么强势,总感觉会有回调,但是机构似乎都非常看重航空股。”
的确,伴随着人民币升值以及航空业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航空业。
作为非常明显的“国际性负债”行业,人民币升值加上传统的行业销售旺季成为了近期航空公司股价上涨的推手。
“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一个长期趋势,作为一个刺激因素,其对于本币资产类、高负债类、进口类和资源类等行业利好。”在广发证券分析师杨志清看来,人民币升值很可能会导致热钱涌入,补充目前市场上资金缺血的现状。
“作为典型的外汇负债行业,国内航空公司购买、租赁飞机,主要以美元结算。”杨志清介绍说,国内几家航空类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分别为:南航85%、东航87%、国航79%、海航83%。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航空公司有大量的航空器材融资租赁负债,每年需支付一定数量的利息费用和本金,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一次性的汇兑收益;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也使进口的航油价格下降。目前国内的航空公司引进航油主要有两种方式,要么在国内通过中航油集团购买,要么通过国际航班在国外带油。航油购自国外的供油商,需要用美元来支付。以国际航线最多的国航来说,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通过从国外带油又可节省很多成本。
此前,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文件通知,从10月1日起,发改委将国内航油综合采购成本差价调整为5490元/吨,这意味着,航油价格比上个季度下调了120元/吨。与国内成品油价酝酿上调的局势相反,航空煤油的价格近期下调了每吨120元。从中可以看出,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航油价格也随之出现变化。
据杨志清介绍,航油目前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消耗。国航、东航、南航这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都已超过总成本的40%。而由于南航80%的航线为国内航线,每次受国内航油价格调整的影响也最大。
南方航空一年用油量约330万吨,其中80%左右是国内加油。此次国内航油价格每吨降低120元,按一年计算,南方航空将降低燃油成本约3.17亿元。而东方航空与中国国航两家一年的用油量分别约为330万吨和320万吨。70%左右为国内用油,按照一年计算,东方航空与中国国航也分别节省2.77亿元和2.69亿元的燃油成本。
一位国内某航空公司副总经理向记者透露,人民币升值还可以降低航空公司进口航油的价格。一些航空公司为了规避航油价格风险,也在做套期保值业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将使从事此业务的航空公司获益。
行业内普遍认可的数据是,人民币每升值1%,航空公司毛利率将提高0.5%。而中金公司测算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对于三大航的每股盈利提升分别为:南航0.04元,东航0.03元,国航0.02元。
人民币升值让更多投资者开始看好航空业未来发展,但也有不同声音。国信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此轮人民币升值与2006年主动升值不同,更多的是美元贬值导致的强制性升值。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退之时,人民币在短期内急速升值对于制造业、出口行业的恢复极为不利,对于中国整个经济的增长都不利。在此背景下,寄希望于人民币升值来提振A股并不靠谱。
该分析师指出,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如预期的一样,未来一年保持在3%~5%,对中国A股大行情的影响不会太大,对于热钱的吸引力也不大。
“关键还是看究竟是美元贬值还是人民币升值?”在杨志清看来目前主要是美元贬值,因而国际原油价格相比年初有所上涨,而这种上涨很可能会给航空业带来航油成本的增加。“应该说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效果产生了一个对冲,整个行业真正的收益没有增加多少。”
对于人民币持续性升值的预估,使得更多的投资机构看好航空业在未来的发展。这其中,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加从而带来盈利额的激增成为主导利好观点的主要因素。
从板块上看,航空属于强周期性行业,近期上涨源于黄金周所带来的周期性消费增长,而不应全部归功于人民币升值。对比近几年的航空股走势,三季度通常都是航空消费旺季,由于“十一”黄金周刚过,航空股更多受益于黄金周运营的后期效应。“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基本上每年10月份到年底航空股都是跑在大盘略微前面一点,这主要是因为三季度是航空业的消费旺季,其所带来的影响会在四季度开始显现。”杨志清分析说,消费旺季加上今年三季度正好赶上大盘上涨,航空股取得了一个不错的走势,但如果扣去大盘上涨的幅度,与往年相比航空股的涨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近日,南方航空与东方航空先后公布9月份运营数据,数据显示:9月份这两家公司载客量分别达到了659.5万人次和561.85万人次;内地载客量604.54万人次和478.39万人次;客座率提升至79.2%和78.99%;货邮量为81.4万吨和108.23万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航空业正在迎来成本减少、盈利额增加的黄金时期。
“航空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传统旺季。8月份客货周转量的同比增速虽然继续回落,但是行业整体的需求增长依旧快速。我们认为增速的回落更多的是对于前期需求高速增长的正常修复。”海通证券分析师钮宇鸣表示,伴随着今年中秋和国庆两节的较长假期,进出口增速的再度提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叠加效应,航空企业在旺季时节的客货表现将继续强劲,同时运营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十一”黄金周七天民航共飞行航班39112班,比去年同期上升5.3%;旅客运输量57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其中,黄金周旅客运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4%。10月1日当天选择航空出行的旅客比去年同日增加了41%,首次突破国庆黄金周单日旅客始发量90万,创历史新高。其次,航班客座率提升,旅客增长量远远高于航班增长量。今年黄金周航班投入量仅比去年增长了5.3%,在投入飞机座位数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下,旅客运输量却增加了24%,这主要得益于航班座位的充分利用。
在盈利方面,国航“十一”期间运送旅客100万,同比增长36%,预计实现利润近2亿人民币;南航运送旅客134.5万,同比增长27%,预计实现利润1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国航3.6亿元、南航3000万元、东航2000万元的运输利润,今年10月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已经成定局。加上人民币升值刺激,航空股走势将创新高。
记者在位于北京CBD的几个机票代售网点发现,“十一”黄金周长假过后,除了一些旅游航线机票价格下跌外,很多商务航线的机票价格依然居高不下。比如从目前到10月底,北京到上海的航线,除了部分提前预售的6.2折机票,其他折扣都很少,全价机票也相当多。
“凌晨和夜里时间段并不是太好的商务航线,现在基本都是8-9折,但是销售情况也挺好,热门航线的机票基本上都能卖完。”一位售票人员告诉记者。
除了客运之外,航空货运市场也开始了稳步增长。“PMI触底反弹和进出口增速的进一步提升将继续推动货运市场高速发展。” 钮宇鸣介绍说。
“我们对下半年经济的总体运行前景依然乐观。同时认为,PMI的提升以及进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将继续助推航空货运业务,尤其是国际货运业务的发展。”
钮宇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