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培训第一股?

(2009-12-04 17:39:54)
标签:

杂谈

管理培训第一股?

盛景网联董事长彭志强:培训行业属于“轻资产公司”,所以才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因为它的固定投资比例是可以控制的。

文/本刊记者  冯昭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行业哀鸿遍野,教育培训行业却显得异常热闹。近年来,许多教育和培训机构陆续上市,资本市场也给予这个行业高度关注。在这种背景下,依托清华大学的专业优势和各投资方的雄厚资源,盛景网联培训集团提出了“做国内第一家管理培训上市公司”的口号。
“培训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可以分成IT、语言、少儿、企业管理四大类,每个大类现在增长得还不错,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也要进行阶段性的调整。”盛景网联培训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志强告诉本刊记者。

特色性研发
   
即便是企业管理培训市场,定位也有很大的区分。
据彭志强介绍,管理培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课程体系:一类是通用管理类课程,像生产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等,此类课程不会因为热点变化而发生过大、过快的改变,一般是几门课程为一组,推出一个课程体系,可称之为“组装型研发”;一类是热点性的原创研发课程,就是当重大热点事件出现以后,使学员企业能够做到及时应对,既要实战实用,又要第一时间,而这正是盛景网联近年来授课的重点。
谈到市场预期,彭志强告诉本刊记者:“在管理培训领域,外贸出口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它们的培训费用大幅度削减,但是对于培训机构来说,转换话题以后,它就会把它的培训预算又增加了。比如,我们之所以推《商业模式》这个课程,就是因为大量外贸企业正在寻求向国内市场转型,但这些企业过去做的是外贸出口生意,不知道怎么做国内市场,这个时候,你推出相应的商业模式课程,提出金融危机下的应对策略,这些企业还是不太在乎钱的;再比如,《资本的力量》这门课程,就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压力而推出的;《备战创业板》这门课程,则是针对筹划上市的企业推出的。”
为了开发出具有实战、实用效果的课程,盛景网联将授课产品的设计研发作为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对热点的领域和课程,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敏锐地捕捉到,同时能够深度地研发,这种课程研发不仅仅是提出一个主题,而是从课程的选型、课程的开发、案例的匹配到服务系统的建立,都做出了很大突破,课前我们会把相关案例发给学员,课上有互动环节,课后有跟踪、有反馈,上课只是整个培训系统的一部分,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传统培训的狭隘理解。”彭志强告诉本刊记者。
例如,《商业模式》课程里,第一次要建立一个虚拟餐厅,在建立虚拟餐厅过程当中,把所有的知识点消化和吸收,第二天企业学员就要用真正的项目来演讲。它是一套研发的系统,就像你看到的美国大片,都有一套系统在进行研发和创意。为了把一种无序的、灵感式的创意变成一套研发的系统,盛景网联在企业内部提出一个新奇的概念,叫做“以打造史诗大片的精神来研发每一个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员互动环节已经占到了整个课程的40%。在《资本的力量》的课堂上,我们会请VC来授课,每一次都有一个类似《赢在中国》这样的环节,从企业学员当中海选出来推选6到8家优质企业,在5位VC面前陈述他的项目,如果VC觉得项目好,他们就可以直接去谈项目了,晚上还有VC的酒会,这5家VC,与我们的企业学员直接面对面交流。实际上,它已经成为了一个融资平台。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实战、实效、实用达到巅峰状态。”彭志强告诉本刊记者。

课程模块化

与实业公司不同的是,培训公司固定资产比例较低,如何使产业链具有持续性和保持业绩持续增长,是影视、培训、医疗等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盛景网联也有自己的盘算。
彭志强认为,正因为培训行业属于“轻资产公司”,所以才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因为它的固定投资比例是可以控制的,至于经营的可持续性,则与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关。“轻资产公司在解决完销售问题以后,能否持续发展就取决于它的持续研发能力,因为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比如我们现在推出的《商业模式》,这套课程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类企业在学,一是想融资、上市的企业,而资本运作的本质就是商业模式;一是外贸出口转内销的企业;第三批是想创业的人,创业之前必须先想明白,谋定而后动。但是两三年之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就要根据产品定位开发新的课程,这就需要持续的创意研发能力。这就是业绩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
“在加强持续研发能力的同时,我觉得我们本身的产品研发系统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此外,品牌的建立和推广也是一个重点,因为培训教育,最终赚的就是品牌的钱。现在我们讲产品研发,如果五年十年以后,你会发现,躺着也可以挣钱,当然,这只能依靠品牌建设了。所以我们一方面全力以赴地做到在学员认可、满意的基础上,同时也注重品牌建设,这是培训行业基业常青的一个关键。”彭志强告诉本刊记者。
在课程营销方面,盛景网联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采取直营的方式,配备了自己的销售人员;为了深耕地区市场,在其他地区则采取加盟代理的方式,授权当地培训机构来做课程销售与服务。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建立,盛景网联的培训费用也水涨船高。例如,《资本的力量》自2008年11月推出第一期开始,在短短半年时间已经涨过三次了。“我们的理解是,企业家希望买贵的课程,因为这样品质有保障,他的时间比学费要宝贵;企业中层希望买高性价比的课程;而针对企业基层的课程一定要便宜。所以我们的高端课程,收费价格是不断上涨的;对于中层,我们推出了一款叫‘迷你MBA’的产品,十天的课程学费是9600元,但同时配备了十天的网络课程;对于基层课程,我们今后会全部采用网络教育,这样成本就会很低。”彭志强告诉本刊记者,“盛景网联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培训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既有通用性课程,也有特色化课程,通过课程模块化,使高层、中层、基层都可以在盛景网联受到培训。”

备战创业板

作为国内领先的“经济型”管理培训机构,盛景网联培训集团的前身是“清华紫光管理培训中心”。基于上市运营的战略性规划,2007年,时任清华紫光副总裁的彭志强从清华紫光离职,创办了盛景网联培训集团。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盛景网联就把资本运营当做一个战略目标去定位。
“我们把它分拆出来,就是希望独立走资本运作的道路,因为清华紫光本身是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是无法分拆上市的,因此对创业板我们一直比较关注。公司定名为盛景网联,就是因为我们的主营业务不仅包括面授形式的培训,还包括网络课程,并且将来的方向之一就是要用网络教育去上市,这样市场估值会比较高一些,长期发展的空间也会比较大一些。”彭志强告诉本刊记者。
“对我们来讲,2009年的一个主题词就是扩张。我们会通过对一些公司的整合,把市场覆盖、财务规模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整合包括三种对象:区域性培训公司、具有研发能力的产品类公司和行业性培训公司。”据彭志强介绍,“这种并购资金涉及量相对较小。培训行业还是一个人才密集型的行业,除了财务上的扩张,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整合,因此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以交换股份为主,通过交换股份来控股被整合公司,而他们同时会成为盛景网联的股东,这样做,既可以完成大范围的并购,又不会涉及太多的现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