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面故事·Robin也有小声时(二)

(2009-02-03 15:47:09)
标签:

《投资家》

第1期

封面故事

财经

分类: 封面

Robin也有小声时(二)

/本刊记者  岳巍

坚持就是胜利?

 

对于李彦宏这样的内行人来说,竞价排名无疑是一柄双刃剑,而且这柄剑的要害处在于营销环节,而这对于李彦宏来说,并不是长项,尽管在百度近十年的发展史上,李彦宏每一次都走在前面引到公司的每一次正确转向,但是这一次,他无疑滞后了一步,而且是一大步。

按照惯例,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度危机成为“竞价排名门”事件,尽管拗口,但是很说明问题,因为这是李彦宏和百度都需要跨过去的一道坎,无论是危机公关的门槛还是百度业务调整的门槛,甚至李彦宏公共形象门槛。

年初,李彦宏收获了一大堆奖项,那时的他绝对不会想到在下半年,会遭遇一系列信任危机,三鹿事件是个导火索,毒奶粉事件甚嚣尘上之时,一份难辨真伪的“公关企划合同书”把李彦宏和百度卷进漩涡,在这场本是乳品企业唱主角的闹剧中,百度被拉来做了一回陪法场的角色。后来有百度内部消息证明,三鹿公司确实曾想与百度达成某种协议,但是被百度当场拒绝,但是真相传出的时候,百度已经遭到污名化,尽管百度后来发布声明职责阿里巴巴主导了对其的人格谋杀,但是最终事情不了了之,此时,竞价排名的危机其实已经显现,只是当时,包括李彦宏在内的百度高层并未采取更深一步的措施,或者他们已经在做某种探索,以改进竞价排名的运作模式,只是这个世界没有给他们时间。确切的说是,中央电视台没有给他们时间。

一时间,百度和李彦宏都变得灰头土脸。商场上,一旦出现诚信危机,那无异于如临深渊,因为周围有无数个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人将对你进行毫不留情的绞杀,对李彦宏亦不例外,没有人会因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相貌英俊,婚姻幸福而手下留情。

1118日,李彦宏向员工发邮件,对竞价排名惹起的争议正式表态。在邮件中,有事件回顾,有原因分析,有期许,也有自己的态度。他说自己“十分难过”,达到了“痛心疾首”的地步,而且,他以CEO的身份申明承担所有责任。但是,随后百度向媒体发布的声明中,涉嫌与企业合谋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百度员工已被辞退,并且,随着企业内部调查的深入,也许被辞退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人们眼中不善言辞的李彦宏甚至还主动约见中国官方通讯社记者,向他们通报百度的5项整改举措,在这五项举措中,李彦宏仍没有说要将“竞价排名”业务砍掉,因为在他看来,竞价排名结果不会伤害到用户体验,由此百度没有改变竞价商业模式的计划。尽管在1119日的分析师会议上竞价排名模式受到广泛质疑,但是李彦宏仍旧坚持己见。尽管多年没有编程,程序员出身的李彦宏在温文尔雅的外表下面隐藏的仍旧是深藏不露的坚持亦或是偏执。

 

雾里看花李彦宏

 

虽然在美国8年,但是人们仍旧有理由相信,李彦宏身上山西人的基因永远会对他发挥作用,这不仅仅体现放弃读博直接转入工业界,以及在百度初创融资过程中的少许诺多兑现,更体现在在一片喊打声中,他仍然力排众议坚持保留竞价排名服务。

如果旁人通过这些断定李彦宏是现实的,是追逐利益的,那么,他们就很容易错过认知一个真正的李彦宏。

李彦宏应该是在等待,百度2008年第三季度重新明确了“搜索+社区+电子商务”的“三足战略”,李彦宏必定希望电子商务能成为百度下一个利润增长点,甚至取代竞价排名的主体赢利地位,因为以李彦宏的智商不可能不预见到竞价排名很可能被一直质疑下去,这个被质疑的过程可能要一直延续到它被百度彻底砍掉。

这些都应该在李彦宏的头脑中,他的沉静的外表总让人们不愿意相信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是这并非真相。

或许连李彦宏自己都不再那么关心自己是不是有野心,从8个人的公司,扩张到现在,从当初他可以直接对着5名程序员宣布工作纪律,公司不能抽烟和带宠物,到现在已无暇与除了高层之外的员工面对面沟通,这是李彦宏的成熟过程还是他的衰老过程,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与以往一样,李彦宏时不时地会登录设在百度的空间,只是几乎不发表任何言论,我们能看到的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李彦宏写道:“今天白天北京刮风了,一扫几天来城市积累的污浊空气,夜幕降临,在下班的路上,看到蓝色的水立方、红色的鸟巢相映成趣,不堵车的北京,无比的迷人。是啊,夜幕中的红色和蓝色是最美的。”

红色和蓝色是百度logo的颜色,虽然这两种颜色在专业人士眼中,搭配在一起简直是灾难,但是李彦宏仍然对其情有独钟。

这些文字发表时,距离“竞排门”事件爆发已经有些时日了,也许风挂走的不仅有污浊空气,更有李彦宏派遣坏心情的希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