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2股市大盘欧洲央行债券房价欧元股票 |
分类: 环球纵横 |
上篇博文称:“从技术上来讲,上证将在1960点到2260点左右晃动数月。或许更长一些时间。这一晃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实体经济跟上金融经济的步伐,毕竟上证从3400点杀到2200点已经是三分之一没了。如果实体经济没有跟上掉的步伐,上证或许还能涨一些。这一点是长期持股者唯一的希望。如果实体经济追上了金融经济大跌的步伐,上证指数在数月之后将会有一次摧毁性大跌,从2200多点杀到1664或者更低。这可能是夏天以后的事了”。
上证指数从我一月的博文以来,实际上基本在2200之2500点之间晃动。技术分析的预测显然偏保守,同时也表明,实体经济并没有跟上金融经济去年底大跌的步伐,上证股指得以喘息,在比技术分析稍高的价位上徘徊。半年过去了,现在情况如何?我所说的,数月之后的摧毁性大跌,是否是正在进行时?请见下图。
http://s3/middle/5e4a2083tc3d0129d6e22&690
这次下跌走向怎样?本人在此博文中准备分析一下。
让我们先从全球视野观察一下形势。欧洲的局势日趋险恶,去年九月我在博客中指出,欧元的自由落体正式开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4a20830102drjq.html
)。三个季度过去,欧元从当时的1.45
狂泻到至今的1.25。央行们为了抗拒这一空前绝后的大跌,使出浑身解数,竟然能让其他资产相对稳住。央行们的手段无外乎就一种:注入流动性。当然这注入流动性得要债券市场配合,否则全球资产都得造反。因此,欧央行采取各种瞒天过海手段,巧立名目。从美国救市时用过的公私合营(是的,英文叫PRIVATE-PUBLIC
但是,市场就会永远的听从央行们这么使唤吗?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次是市场最后一次给央行面子。德国的国债价格已经见顶,新债发债成本在数周前开始扭转向上。美国30年期债已正在做顶中(技术上不排除30年债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创出新高)。
http://s2/middle/5e4a2083tc3d01418e661&690
上面这张图可以说是极其重要。这是美国国债收益率(X10)。08年危机来得速度之快打得许多人措手不及,美国长期国债作为避风港得以收益。然而,国债收益率降低表明市场上有不少资金,仍然会在安全及回报中来回游荡。欧洲主权债危机开始后,游资稳步进到美国国债。这些游资企图做的就是在风暴来时赚领头钱。低的收益率,导致其他资产价格水涨船高。图中两条黑线的角度(或下行速度)对理解同是低收益率然而市场的反应之不同会有所帮助。
德国在欧盟会议上的让步,算是离欧元国债最近的一步了。发行欧元债有什么好处?目前发债的方法是,哪个国家需要钱就自己发债但自己还。若实行欧元债,就变成哪个国家发债,还钱由欧盟各国承担。介于欧洲多国实际上已经破产,根本无偿还能力,那么欧元债就意味着只有德国还了。可能吗?
所以说,债券市场给央行面子,这次是给到头了。下一步,要么央行收手,要么债券市场用大跌来逼央行收手。不论怎样收手,股市都不会高兴。
当然,我还有许许多多其他数据,非专业人士可能不太清楚也不在乎。结论是
全球大盘即将进入自由落体阶段。
如果你知道我在宣布欧元进入自由落体阶段后欧元的表现,你可以猜测股市在进入自由落体后该怎么走。只会更惨,不会更好。
上图只标出美国指数,实际上换哪国指数都一样。着重点在于,央行烘托市场时间足够长了,气数已尽。本指望从08年到现在,全球经济进入实质性复苏,旧债可以用经济增长来还掉,殊不知,这经济不但没复苏,却要新老账一起算。
全球大跌,耸人听闻。有人说,你已经说了很长时间了。狼来了,都多少次了,狼都还没来。我听完直乐,狼来了才跑,你跑得过狼吗?更何况,来得时候,狼的伪装可厉害呢,加上村长用喇叭喊,来得不是狼,只是个野兔!早点准备,没有坏处。
国际侃完了,该说国内了。前面提到,上证指数大跌实际上在五月份就开始了。指数花了5个月时间来等实体经济赶上金融经济,现在看来是赶上了。经济指标已经开始下滑,工业用电持续走低,煤炭生产过剩,大宗商品价格崩溃。更可悲的是,地产商利用投资者抄底心理,制造出一个房地产春暖回归现象,让涉市不深的投资者牢牢地绑在了即将坍塌的资产上。
从技术图上看,上证指数实际上还有些涨势。算是超卖后回调吧。这一涨势可能会持续一两周,点位大约在2320点(或稍高一些)准备下一轮攻势。当然,我必须提醒我的读者,这仅仅只是估算,短期预测本身就是高风险行当,请读者保持清醒头脑。
另一种方案就是股市准备期待国家出政策救市,介于经济数据下滑速度过快,这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这样,股市可能会下行速度缓慢,一直到十月。这种可能性无法排除,但在笔者看来,概率不是很高。
另外,人民币最近走势也令人关注,熟悉我分析的读者知道,我认为人民币强势时期已经结束,国际游资正在从中国撤离,人民币弱势时期已经开始。若国际需求不下滑,中国出口业反而会收益。但不幸的是,人民币弱势开始正是因为国际需求下滑的结果。有关人民币弱势会弱到什么程度,请参照我以前的博文,这里不再赘述。

加载中…